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汉魏文魁 > 第三十三章、贤良孝廉

汉魏文魁 第三十三章、贤良孝廉

作者:赤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5:58:03 来源:香书小说

魏讽质疑曹操的“唯才是举”,“请教”是勋,周不疑站出来,表示可代老师回答。

是勋这些天跟周不疑的关系日渐亲密,因为觉得这孩子并不象他自承的那般狂妄,起码在老师面前,他肯听劝,他肯受教。收徒之后不久,尚未离开安邑,周不疑就单独请教是勋,说我上回所说的君臣之理,先生您真的认为不对吗?我怎么觉得把您的理论加以推导,就能够得出类似结论来……

是勋心说你丫还没完了,于是教导他:“吾尝言世之推移,人口愈繁,而人心不同也,法宜随世而易,元直以为然否?”我提出过的社会逐渐进步的理论,你赞成不赞成?周不疑连连点头,说这点上弟子毫无异义,而且觉得老师您能洞悉此理,真是太了不起啦。

是勋说好:“即以殉论,殷商即重殉矣……”不过在甲骨文发现之前,相关商代的史料非常匮乏,而且每多讹误,所以商人重殉之事,他只好含糊其辞——“至于周,墨子云:‘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而孔子说仁以爱人,孟子述其语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非止恶殉也,乃恶乎俑……”

对于孔子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这年月最流行的是赵岐所注:“仲尼重人类,谓秦穆公时以三良殉葬本由有作俑者也,恶其始造,故曰此人其无后嗣乎?”意思是说正因为有人发明了俑,所以才会导致秦穆公时代以三良为殉。孔子因此而斥“其无后乎”——俑的发明者肯定会断子绝孙吧。

然而是勋知道,赵岐这是倒果为因了,历史的发展,乃是先有人殉,后有俑葬。以俑代人,其实反倒是一种进步。所以他在注解和讲课中,就取用了后世朱熹的说法:“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最早的人殉替代品乃是用草扎的人形,后来才发明了俑,但俑有眼耳口鼻。实在太象人啦(孟子紧跟着所引用孔子的话,就说‘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故此有违仁道。

是勋说了,商代重殉,周代也延续了这一古老而野蛮残忍的习俗,可是到了春秋晚期,孔子就认为别说人殉了,连用俑都是不道德的——“秦二世诏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从死。人故目之以暴。至于本朝,几无用殉者也。乃知世所推移,益近乎仁。益合乎礼,然当商周之时,若有责殉者,人必目之为悖也,非礼也。”时代是逐渐进步的,在社会道德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就提出过于超前的理论来,那是自己作死。

“商周之君。以人为殉,至秦之君。以三良为殉,今之天子,何敢为殉?是知君之重日轻也,民之重日重也,期以未来,必有如元直所言之日矣,然不可言之于今。”你把自己的理念藏在心里吧,别随便说出来,给自己,甚至也给我惹麻烦。

周不疑连声称是,是勋见这小子肯听教,高兴之下,干脆跟他多说一点儿:“元直以为,君之权何所来耶?”周不疑说我反对君权天授,认为君权是百姓所赋予的,所以君才并不高于百姓,只是百姓的代理人而已——当然这话从此我只跟您说,不会再去到处宣扬啦。是勋微微而笑:“世之权柄有三:一曰父权,二曰族权,三曰夫权。君乃为其象矣,于是以臣民为子女,为族属,为妾媵。父可杀子,家长可杀其属,夫可杀其妾媵,于罪减免一等,则君可随意臣民可知矣。三权不除,则君无可比类庶民也,强说之,不过空中楼阁。”

师徒二人越聊越深,是勋终于一吐胸中块垒,把从来不敢言表的某些话吐露给周不疑知道。当然啦,他也反复提醒周不疑,这是咱俩的小秘密,你可别跟别人说——就算说了,我也抵死不认!

周不疑倒是因此而对是勋愈发敬重,所以今天魏讽问难是勋,周不疑觉得老师犹豫了一下,还以为是勋一时间没想好该怎么反驳,于是挺身而出,说还是由我来为老师作答吧。

弟子代老师回复外人的提问,本亦情理中事,况且魏讽不过二十出头,就算在刘伟那些年轻人群中再怎么受追捧,终究不可能与是勋相提并论,那么站出一个年龄跟他差不多的学生来回答提问,也算是身份对等。故此魏讽不便反对,便即朝周不疑微微一揖:“愿聆雅教。”

是勋微微皱眉,注目周不疑,心说你想怎么回答魏讽的问题哪?我知道你这张嘴是很厉害啦,但可千万别说豁,别把你那些超前的理论给卖出来啊。

就见周不疑坦然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答道:“君主治国,用既唯德,亦当唯才,不可偏废,故有孝廉,亦有茂才也。孝桓皇帝以来,士大夫往往阿党比周,所引者吹嘘名誉,所嫉者指白为黑,渐成痼疾,是故魏王令举才者也。如家师所言,非不云德,云德者自多矣,乃矫枉也。”曹操不是不重视道德,但问题提倡道德的人太多啦,都不关注官吏才能了,所以才“唯才”,以期扭转这种偏颇的风气。

“德不可见也,才之可试也。有才无德,有司其查,吏而不廉,必罹其罪,何伤耶?有德无才,不可理民,必致乱矣。”

这些都是四平八稳的正面回答,可是倘若仅仅如此,那周不疑就不是周不疑啦——而且直如老儒之论,并非冲动激烈的少年人的言辞。他接着就侧面反击魏讽:“子京但记孝武皇帝举孝廉也,而不记孝文皇帝举贤良之士,尚在其先,传之后世。即茂才也。未识二者孰先?”

你们不是上来就问我老师什么利与义的先后次序吗?那我也来问一问,你认为孝廉和茂才,这两科究竟何者为先?

魏讽正色答道:“施之于先,未必即可先也……”不要以为茂才科的前身贤良产生比孝廉科早,就应当置于孝廉科之上。这高低顺位和产生先后,真的并没有对应关系——“是故讽以为,德先于才也。况贤良亦名方正,岂但论才而不论德者乎?”贤良,后来不是曾经改名为贤良方正吗?又有“贤”,又有“方正”。你敢说跟品德没有关系?

周不疑当即回答:“非也。孝武皇帝元光二年,使举贤良,云‘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是重其明于史,而能其事也。董仲舒公孙弘由是进也。董子且不论,而公孙弘为丞相,布被粟饭,其廉也如此,然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至杀主父偃。而徙董子胶西,岂得名为德者乎?”

这段对于公孙弘的评价,不是周不疑自己的理解。而基本上引用了班固在《汉书》中的原话,所以说:“子京云‘廉吏恪于身,斯能勤于事’,其果勤于事乎?”

完了还有更重要的例子呢——“子京亦云‘孝子孝于亲,斯能忠于君’。昔王凤病,王莽侍疾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可谓孝矣,然其果忠于君耶?王氏竞为奢靡。而莽独守清静,实廉也,然其治国,愈勤于事而国愈乱,乃不可为戒者乎?”

真是当头一棒,这把王莽都抬出来说事儿了,魏讽哪儿还敢辩驳啊——对于东汉朝来说,王莽是绝对的标杆,不过是反面标杆,他绝对不可能为王莽开脱啊。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说王莽的孝和廉都是假的……可对方要是反问,道德不可目见,你怎么确定一个人是真孝廉是假孝廉呢?那么用吏崇德,不就仅仅是空口白话吗?

他还在皱眉思索呢,那边周不疑却乘胜追击,又加上了一段:“《周礼.地官.师氏》云:‘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乃知孝友顺则一也,父母贤良师长亦一也,则就孝廉论,贤良如父母,如师长,孰先孰后,乃可一目了然也。”

是勋正端着酒杯在喝,听了这话差点儿没直接喷出来——你丫这是彻底的歪解啦,可是歪得不错,越是歪,对方反倒越不容易反驳。

周不疑说完自己的理论,就此笑吟吟地望着魏讽,等着瞧对方还有啥可辩的。是勋心说果然是天才少年啊,这思路就是敏捷,魏讽虽“有惑人才”,真比口舌,确实不是周元直的对手。不过今日酒席宴间,正不必把气氛搞得太僵,他略举一举杯,正想打个圆场,忽听旁边儿陈祎开了口:

“孝子孝于亲,未必能忠于君也,然其不孝者必不忠可知也。廉吏恪于身,未必能勤于事也,然其不廉者必不勤可知也……”你举的公孙弘和王莽两个反面例子都很对,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和廉就不重要啊——“私以为,治国以德,用吏以廉,其有才者升进之,无才者黜落之,终不害国事也。治国以利,用吏以才,逮其无德者以法绳之,而不识已苦民深矣……”只要道德高尚,哪怕没有才能,在试用阶段也不会害民误国,而倘若有才无德,仅仅试用阶段就可能酿成很大的祸患哪。

说着话他转向是勋:“是公以为然否?是公之能,天下咸知也,而公之奢靡,知之亦多矣。岂不欲进道德之士以察其弊,而特使魏王‘唯才是举’耶?”

是勋还没作答,郑浑先一脸的讶色:“元德此何所言欤?得无被酒乎?!”虽说是你主动要求前来赴宴的,终究今天我算半个主人,你算陪客,陪客无礼,主人也面上无光啊。你怎么说着说着,竟然把矛头指向了是勋呢?你丫是喝多了,所以才口不择言吧?

郑文公得赶紧表态撇清,是勋却微微一笑,注目陈祎:“司直有言,何必曲折而道?”有什么话,你就往明了说吧。陈祎并不躲避是勋的目光,而且冷笑道:“来时见是公从人数百,车数十乘,得无皆财帛乎?未知何所来耶?”

是勋不禁“哈哈”大笑:“司直,卿欲为李元礼耶?惜乎勋非羊元群耳。”(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