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相对于想方设法为华北方面军,筹集援军的大本营来说。此时已经抽光了所有的航空部坦克反坦克炮,百分之八十的重炮部队,以及几乎全部机动兵力的中国派遣军,即便是倾尽全力挤出一些兵力,勉强抽调了四个步兵大队之外,再也无力给冈村宁次与内山英太郎中将,抽调任何的援军。
除非放弃华中华东更为富饶的占领区,否则眼下的中国派遣军,实在是已经无能为力了。为了能够救援目前处于崩溃的华北方面军,派遣军再三向大本营要求放弃山西,将第一军撤到河北参战。
尽管做出这个决定,派遣军也是绝不情愿。但战役打到这个态势,已经没有了多少底气的派遣军司令部,也不能不往最坏的方面考虑。一是冀中战场急需援军,这两个师团就算安全顺利抵达冀中,也未必可以扭转战局。
在战场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如果多投入一些援军,自然把握还是更大一些。而且日军一贯的赌徒性格,不输光手中的本钱,他们也是轻易的不会低头的。在这种性格之下,在战场上自然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至于本钱会不会输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万一多投入一些兵力,没准还兴许能够挽回战局呢?反正第一军现在处境很不好,与其在山西战场粮弹两缺的就那么耗着,还不如调动到河北战场,加强河北战场的实力。
再一个,恐怕就是与整个华北战局有关系了。如果此次冀中会战失利,整个河北都丢了。原本已经三面受敌的第一军,将会成为一支孤悬在敌人后方的孤军,那岂不是成了日军送到中**队嘴边的一块肉了?
与其冒着整个第一军,全部丢掉的风险,死要一个面子。还不如将其撤回到河北战场,增加在冀中方向投入的兵力。一旦第一军能够顺利的撤离山西,从晋东南出太行山,到时候河北战场的共产军,反倒是处在腹背受敌的态势。
到时候整个战局的发展,反倒是对日军有利。在几经权衡利弊之下,中国派遣军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山西,将整↘style_txt;个第一军撤回河北战场。尽管这个决定很困难,但眼下的局面恶化速度之快,让畑俊六也不能不慎重考虑,第一军留驻山西还有无太多的意义。
在畑俊六大将与参谋长几经研究之下,最终还是在保证对太原和正太铁路控制,以牵制山西共军与重庆方面军队,向东推进的情况之下,选择了将第一军大部撤离山西。只是考虑到整个第一军,同样面临的艰难处境。南京的派遣军司令部,甚至还提出了一套计划。
同样也抽调不出太多援军的大本营,最终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颅,批准了派遣军的全部计划。命令驻山西的第一军各部,放弃整个山西除了太原至石门的正太铁路沿线之外,所有的控制区。
包括驻运城晋南的各个师团在内,全军采取交替掩护,强行脱离山西战场共产军纠缠,全力撤向豫北以及冀南,待完成整补之后投入冀中战场。至于具体撤离办法,由华北方面军与第一军自行拟定。
在山西的所有侨民,则暂时集中到太原阳泉。待此次会战结束之后,在陆续撤往其他方向。但大本营虽说同意了畑俊六的请求,可也明确提出要求,那就是山西绝对不能移交给共产军,更不能交给重庆的中央军。
接到大本营的密令,第一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中将。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立即派出一名高级作战参谋,秘密与第二战区接触谈判。第二战区要保证第一军安全撤出山西,第一军可以将目前除了太原之外,所有的控制区都移交给第二战区。
但其也警告二战区的那位山西王,在第一军完成收缩撤离之后,山西境内除了晋南之外,其余的地区只允许他的晋绥军进驻,不允许重庆的中央军进驻。同时二战区必须要配合第一军行动,使其能够摆脱共产军无穷无尽的纠缠,全军完成收缩和转移。
并保证在第一军主力撤离山西之后,太原与正太路的不受到任何的攻击。以及保证正太铁路,在第一军主力撤离山西之后不受到攻击。如果第二战区允许中央军进驻,日本军队将视其违约,保留攻击的权利。
那位视军队如生命,虽说拿了大批的装备。但是为了保存自己已经所剩不多的实力,内心却依旧不想行动。眼下正为重庆,再三严厉要求自己反攻晋东南的要求,而头疼的那位山西王。对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刚一开始的确欣喜若狂。
日军提出主动撤退,并将其在晋南晋西南晋北的控制区,移交还给自己的二战区。对于他来说不用损失实力,便能恢复原来的地盘,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虽说太原还要在其控制之中,但毕竟大部分地盘都已经回到自己手中。
这不仅仅让自己减轻了重庆方向的压力,最关键的是也可以恢复自己的地盘。而有了地盘他现在已经相当残破,全军虽说还有八个军的番号,但是实力已经不足十二万人的晋绥军,也就有了恢复实力的机会。至少兵员与经费的补充,再也不用看重庆方面的脸色行事。
自山西大部沦陷后,他曾经辉煌一时的晋绥军。就成了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失去了主要的地盘,仅剩下晋西南一隅的晋绥军。轻武器与弹药虽说依靠太原沦陷之前,抢运出来的一批机器和原料,暂时勉强还能自持一部分分。
但失去了主要地盘,以及曾经为国内第一大兵工厂的太原兵工厂。兵员与经费以及主要弹药补充,都只能依靠不是很靠谱的重庆。重庆虽说没有像没后台的杂牌军那样,卡的厉害。但也是时断时续,从来就没有满足过需求。
最关键的是人家爱给不给,不给也干瞪眼没招。几次大战之后损失惨重的晋绥军,始终无法恢复元气。原来国内数一数二的炮兵,也因为失去了充足的炮弹补给,大部分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一提起来兵员和装备的补充,这位山西王就一肚子火气。此次会战重庆答应的装备,只运到了一半多一点。其中答应的部分美械全无,都是意大利货。弹药补充的数量,只给了答应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则是一拖再拖。至于新兵的补充,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影子。
眼下第八战区的两个中央军精锐已经入晋,一个军已经进驻风陵渡黄河沿线对面。但却在进驻晋西南二战区的防区后,迟迟不采取任何的行动。重庆的这种做法,让这位老谋深算的前山西王很是提防。
中央军开进自己唯一的地盘晋西南,还摆出这么一个态势,这是作战来的,还是督战来的?眼下自己的晋绥军实力大损,再加上被重庆分化瓦解的厉害。要是中央军对自己下手,自己可是全无还手之力。
日军这个时候提出不战而退的建议,无疑很是趁他的心。如果日军撤离,将其原有的防区交给自己。那么自己也有借口,阻止中央军后续部队入晋。山西是第二战区的地盘,既然战役没有打起来。那么八战区的中央军,自然也就没有借口赖在二战区地盘上不走了。
但是让他在眼下山西战场,除了运城周边之外,已经打成一锅粥的情况之下。去派兵深入晋东南的长治,以及晋南还有晋北,去护送日军撤离,让原本想要趁着眼下山西战场态势,浑水摸鱼坐收渔利的他,却是相当的不情愿与慎重。
眼下整个山西战场的态势是,日军在山西各个据点周边,以及各条铁路线两侧,正在与八路军激战。日军在山西战场的兵力,被已经换装的十八集团军部队分割的七零八落。这个时候去与日军配合作战,无疑是一个捅马蜂窝的举措。
不仅共军不会放过自己,也会给重庆找到一个解决自己的借口。重庆那位最高当局,他眼中的敌人,可不仅仅是日军和共军,还有自己这样的地方实力派。要是八战区入晋的中央军,以汉奸的名义收拾自己。眼下缺兵少将的晋绥军,可没有多少还手的余地。
最关键的是,在这个时候与共军发生冲突。就算装备最精良的东北共军,被缠在冀中战场而无法西调。单单山西境内,装备同样堪称精良的共军。过去在他们装备差缺枪少弹的时候,自己的晋绥军就不是对手。现在人家已经换装,恐怕自己更不是对手。
要是自己和共军搞的两败俱伤,到时候翻脸就像翻书一样快的日本人违约,自己又能拿他们如何?自己到时候不仅实力受损,给方方面面将手彻底伸进山西仅剩地盘的机会。而且还落得一个搞摩擦,配合日军作战当汉奸的名声。
这位当铺少东家出身的山西王,一顿算盘珠子拨拉下来,觉得如果答应日军的条件,恐怕自己会得不偿失,所以他明确的拒绝了协助第一军撤离的要求。只是答应如果第一军撤离山西,他的二战区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很明显,他并不想趟这个浑水。
不仅拒绝了第一军的要求,还以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命令八战区入晋的中央军,立即对运城之敌展开攻击。而自己则抽调了两个军,利用山西战场眼下已经打成了一锅粥的态势,不断的向南同蒲铁路试探。
但他又给自己的那两个心腹军长下令,一旦日军进行阻击,决不可轻易的与敌军作战,一切以保存晋绥军的元气为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尽可能的不要与山西共军发生冲突,决不可引火烧身。中央军要用,但是更要防。
他现在更想的是,该怎么样利用眼下山西战场的态势。包括中央军加入之后的局势,自己可以趁机渔翁得利。对于他来说,山西的日军共军,外加入晋的中央军,谁最终取得胜利都不要紧。但这么大的战役打下来,其势必会来一个三败俱伤。自己正好可以借机恢复地盘,补充一定的实力。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