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立鼎1894 > 第二七八章 杨浩逼出来的变法

立鼎1894 第二七八章 杨浩逼出来的变法

作者:鲁东道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5:27:39 来源:香书小说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孙毓汶是铁杆后党,比起一帮清流来,对天下大势看的更加清楚。

杨浩狼子野心肯定没错,他想要挖了大清国的根这事儿也能看出端倪,可到底怎么把他收拾了,却需要从长计议。

习惯了耍嘴放炮捅娄子的清流们,出的主意只会坏大事儿,这等节骨眼上逼反了杨浩新军,辽东必然成一锅烂粥。那时节,可别指望李鸿章再去收拾烂摊子,以新军的强大武力,撅了他们的祖坟都轻而易举。那结果,谁受得了?

更要命的是,如今北方冰天雪地的,洋人的船都不来天津了,反而是杨氏的两条大船似乎并不怕渤海上的薄冰,能自如往来停靠。这要是逼反了他们,到底谁吃亏还真不一定。

归根到底,是清廷如今的军事力量太糟糕,根本没有能打仗的。天津离着这么近,如果没有完全准备,杨浩只要把他租界里的人马开出来夺了大沽炮台,之后就等着上万新军摧枯拉朽的直捣京师吧。

李鸿藻这帮人是只管点火不管烧了谁家房子的。好在光绪皇帝不是糊涂蛋,被孙毓汶一番提醒,脑子马上冷静了不少,但更恨得几乎发狂!

急躁的来回转了好多圈,他挥舞拳头叫道:“朝廷必须加速编练新军!无新军则无国家安定。朕也不要向日本那蕞尔小邦俯首求和,就让那杨浩打去吧,最好他能把日人都打出辽东。打出高丽!诸位爱卿,如何能快些更新国家军力,可有良策?”

一帮老臣相互瞅瞅。李鸿藻咬咬牙,上前道:“臣请圣上下旨,变法图强!”

另一位帝师孙家鼐上前附议:“唯有变法自强,方可内惩凶顽,外逐强虏。臣附议!”

回京准备接替李鸿章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恭请:“臣附议!”

侍读学士文廷式上前:“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之中,出乎意料的一片赞同。就连最令人担心的后党铁杆孙毓汶,居然也一声不吭。没有表示反对!

光绪皇帝感受到一股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畅快,曾几何时。朝廷内部也可以如此的团结一致啊!

一时龙颜大悦,拍案叫好:“好!如此君臣同心协力,大清再开盛世,扬威于列强实属必然!诸位爱卿。请务必尽快拟出个章程来。”

有了压力和威胁,内斗成性的清廷官僚们也顾不上折腾别的了,回去后纷纷召集人手下功夫。没用多久,就拟出四条基本原则:“一曰下诏鼓天下之气;二曰迁都定天下之本;三曰练兵强天下之势,四曰变法成天下之治。”

而这其中,练兵一条为最紧要的。在其他的条陈都没讨论出来之前,就由光绪明发诏书,谕令各省督抚立即行动起来,参照西法编练新军。成立武备学堂等机构,利用冬季这一有利时间,快速行动起来。争取在来年春天。拿出一股像样的力量。

正好这时候朝廷为了跟日本打仗,很是弄了不少的军饷,财政也不那么紧张,又没了慈禧太后掣肘,赶紧的让各省都抓紧办理。

近在咫尺的天津,原先还磨磨蹭蹭的动作立即加速。由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荣禄为首会办军务,主持练军事宜。这其中。一个之前被许多人忽略的人物悄然浮出水面,正是被杨浩黑了又黑的袁世凯。

不知道什么时候,老袁花了大钱走通荣禄的门子,居然不声不响的改换门庭。

之后没过多久,光绪明发《上谕》,通过报纸和四百里加急,昭告天下:“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弥祸患。朕宵旰忧勤,惩前毖后,惟以蠲除积习,力行实政为先。叠据中外臣工条理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各将军、督抚受恩深重,具有天良,谅不至畏难苟安,空言塞责。”

此《上谕》一出,天下哗然。

京津一带成千上万等着参加科考的举子们,大多数欢呼雀跃,纷纷上书赞扬年轻皇帝的英明睿智。

他们这半年给杨浩的思想洗礼的非常激进,平时聚会议论的都是怎么改变国家,振奋图强,不过说再多也不可能影响朝廷。

如今,朝廷居然首先行动起来,皇帝本人更有如此的觉悟,可见他们期望中的盛世强大,即将到来呀!

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虽然找不见老师了,却不耽误他秉承师命多方奔走,到处联络学子为更张做准备。此时见到皇帝谕令,激动的痛苦流涕,在聚会上拍案赞叹:“吾辈何其有幸,生于当今之世,更遇明君圣主,此诚为开天辟地之大机缘,诸君当齐心戮力,共襄盛举……。”

欢呼鼓噪,一时间从京津迅速蔓延全国,更引来无数人的赞扬支持。不但各省督抚的支持折子堆满了皇帝的案头,更有一千多举子联名上书。

当然,无论在哪一个位面,这里头绝对不会有康有为就是了。在本世界,这个不要脸的玩意厚颜无耻的宣称“公车上书”是他组织的,如今彻底没了造假的机会。不过梁启超掺合进去,是确有其事了。

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举措,从皇帝发奋到拿出诏令,前后只有几天时间。时逢日军攻占海城,清军第一次反击失利,因此不得不再让新军北上帮忙。

这时候杨浩敲诈列强导致对方反击。俄国人从中捣鬼添油加醋的消息已经疯传的尽人皆知。

杨氏公然纠集无数官商向列强售卖武器,换取工业设备和技术人才,这事儿老百姓说不出到底对不对。但他们都清楚一点。清廷是绝对容不下这么一个强大异类的存在。等杨氏新军打败了日军,或者作战中遭受重创,就等着卸磨杀驴吧。

杨浩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能忍到现在没有发飙,那也不过是因为日军没有打出国门去,他不能坏了自己定下的规矩。等中日战争结束时,估计就要图穷匕见。那时候不定得打出狗脑子来!

之前不被看好的朝廷,随着《上谕》中提出编练新军。全国各省督抚一起响应,外面流传出来练军总数必然超过十万以上。于是乎风向立即大改,不少人开始为杨浩担心了。

说到底,新军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万人而已。你再能打。遇上十倍装备一样的对手,还能有个好儿吗?特别能抗的美租界,到时候指不定一顿炮就轰散架了,这将来如何不知道,天下肯定要乱啊!

你来我往,各方面都在争分夺秒。

列强洋鬼子也都知道了杨浩的险恶用心,给他们的东西都不一样,开始还在用拖延战术,打算等这厮被清廷逼得走投无路。再落井下石。

但就在这几天里,一条从未见过的战舰突然出现在杨家海军的序列!

“威海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只有1150吨的炮舰。顶着四门单管速射炮,看上去很不起眼。

但公然在渤海黄海之中出没的这条炮舰,却成了之前十条200吨鱼雷快艇的旗舰,更是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炮舰!

在各国海军窥视之下,这条修长优美的战舰轻松跑出比鱼雷艇都快的25节以上速度,令他们瞠乎其后!精准的海上打靶速射。让他们所有的战舰都感到十足的不安全!

当初“东明”、“东升”两条武装货轮的火炮多厉害,他们可都从日军那里了解的门清。现在这条战舰居然有四门之多。加上这样的速度,收拾掉他们这些装甲薄弱的老家伙,根本不费力啊!

震撼不止如此,自从这条战舰出现后,对日本海军舰艇的袭扰从由暗转明,把“和泉号”带队的舰艇不停袭扰的不得安生。不但不敢再靠近渤海北部,就连高丽沿海都变得不再安全。对辽东日军的后勤支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时所有国家也都确认,杨浩根本没有在他们任何一家的地盘上鼓捣军火。于是不少人开始怀疑这家伙是不是从某个偏僻的群岛中钻出来的,日照不过是其第一前进基地?

不管怎样,他们都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清廷对杨浩的获胜几率,由此将迅速降低好几成。

从他们搜集到的情报可知,光是一个日照造船,不但能维修万吨大舰,制造小型民用船只的速度也高的好像下饺子。区区一千多吨的炮舰估计也就几个月的周期,谁知道他是只有一条,还是一次性开工了一堆?

恐怕是一堆的可能性占了多数啊!

各国公使们预感,一旦有成群的这种新舰出现,北洋海军指不定就姓杨了。到时候加上两条改装后的强大铁甲舰,杨氏海防将无人可制!

不过几个打算合作的国家都很默契的封锁消息,没告诉俄国人。英国首先在甲午年结束之前的一月份,与杨浩初步签订了合作协议,随后法国、德国、美国也相继签约。

他们并不太吃亏,马上得到一批先进装备增强军事实力,另外可以获得那些枪械、子弹、火炮的专利许可,一次性买断。而不必付给杨浩太多的金钱---他们的纸钞杨浩也不要。

各国只需要拿出三分之一的黄金,剩下的全部以各种工厂设备、聘用人员,外加大宗煤炭、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原材料替代。其实也为仍旧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各国,解决了不小的就业困难。

消息通过报纸宣布之后,清廷摩拳擦掌的准备往杨浩头上扣帽子,可一看签约机构的名字,登时把鼻子气歪!(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