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七十一章 投降之议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七十一章 投降之议

作者:蚂蚱不吃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5:27:18 来源:香书小说

ps:花了不少时间把本书各个时期的地图做了出来,有详细地名哦,稍后发布在贴吧,大家可以去看。

一千羽林军仅仅花费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攻克了土门关,期间没有遇到一点像样的抵抗,以至于韩腾的强攻计划不得不取消。当然,这恐怕也是韩腾自己愿意见到的。

趁着士气旺盛,韩军没有丝毫的停留,直奔井陉而去。在井陉城下,韩军总算遇到了像样的抵抗。县尉韩扩身先士卒,硬是将韩军抵挡了两个时辰。但这也是他最后的绝唱。占据优势兵力的韩军四面攻城,不给赵军一丝喘息的机会。随着赵军伤亡的加剧,赵扩可以动用的兵力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原本严密的防线被韩军撕开一个又一个的小口子,赵军旋即崩溃。赵扩回天无力,战死沙场。县令赵野唯恐生灵涂炭,下令投降。井陉在一夜之间落入到韩军的手上!

因为赵野的极度配合,韩腾只留下了一千精兵控制井陉,尽量掩盖韩军叩边的动静。对羽林军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时间。如果消息走漏出去,赵国一定会征召大军围剿自己,奇袭武安也就无从谈起。完全隐藏行踪是不可能的,韩腾可以做的就是和报信的赵军斥候赛跑。

谨慎起见,韩腾带领羽林军出东门二十里后才折返往南。算上之前自己不着痕迹地透露的要包抄赵奢大军后路的消息,韩腾有理由相信,即使邯郸知道了自己的存在,也不一定那么笃定自己的真正目的所在。

井陉城破的时候,武阳方面的血战正酣。蜀郡郡尉李毅集中了蜀郡大半的兵力,将蒙骜的大军死死拦了下来。一方死不退让。一方拼死前进,剑与盾,火与血的碰撞,伴随着生命的逝去,演绎成绝唱。双方的士卒杀的已经麻木了,能用的手段也全都用上了。剩下的就是比拼双方的意志和决心。武阳身后一百里即是成都。秦军已经没有退路。同样的道理,对韩军来说,只要越过了武阳,成都就好比一个身无寸缕的弱女子,任由韩军的蹂躏。虽然看起来秦军越杀越多,但这也反映了成都的兵力越来越少的事实。双方都相信,只要多坚持一下,胜利一定会属于自己!

韩军从不认为自己会输,刚刚拿下巴郡的兴奋没那么容易消散。何况汉中在手。蜀郡已是瓮中之鳖,挣扎不了多久。自华阳之战开始,屡战屡胜带给韩国的是极大的荣耀和自信心。亦如之前的秦军一般,战斗一旦开始,韩军就不会相信强大如自己会失败!秦军残余的骄傲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再次失败!想要武阳?想要成都?可以,拿命来取吧!

成都已经开始戒严,执行宵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蒙骜大军主力虽然到不了成都,但总有小股的斥候走山间小道进入成都散播谣言。诸如李毅战死,李毅投降等前后矛盾的风言风语不绝于耳。成都的百姓见面的第一句话已经从打招呼变成了讨论近在咫尺的战事。所有的人都忧心忡忡。富贵人家担心会不会被清算,能不能延续富贵;贫苦人家则担心韩军会不会屠城,自己要不要在城破后远在他乡。

成都兵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是出于担心城中的豪族会密谋起来献城乞降的考虑,也许是限制百姓外逃和韩军细作入城,总之。成都四门紧闭,将自己与世隔绝掉了。

郡守府里,李冰对着面前的战报不知道该忧还是该喜。喜的是蒙骜的大军止步于武阳城,忧的是秦军惨重的伤亡。这才开战六天,秦军的丧亡已经超过了一万人。这样下去。半个月后,即使韩军不攻城,武阳也会没有一兵一卒驻守,为何?死光了!可韩军丝毫没有断粮的迹象,源源不断的韩军自江州而来,韩军怕是彻底平定了巴郡。

“算了!能守多久算多久吧!咸阳应该知晓了巴郡失守的消息。如果可以动兵攻打下汉中的话,自己的压力会减轻许多!还是找郡丞安排下往武阳运送粮草的事情吧!”李冰抛开了烦恼,自顾自地说道。

“大人!大人!梓潼急报!”一个慌慌张张的声音突然闯了进来。

李冰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管家。平日里讲求仪表风度的管家哪里还有一丝镇定的样子,只见他挥舞着一封战报,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其脸色涨红,显然很是紧张不安。

没有大事,自己的管家绝不至于此。念及于此,李冰一把抢过战报,片刻之后也是愣住了。只见上面赫然写道――韩军兵犯梓潼,下官不能坚守,求郡守大人急救!否则必定悔之晚矣!急!急!急!

“报信的人呢?”李冰用变了音的嗓子大声问道。

“在外面候着!我这就给大人去传唤!”管家反应了过来,说道。

“算了!带本官去吧!”李冰苦涩地摇了摇头,眉宇间掩饰不住地落寞和失望。梓潼告危,自己何尝不想去救。但自己眼下能够调动的不过是一千多人,让这一千多人解围分明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很快,李冰见到了梓潼派来的求援使者。从使者那里,李冰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比如说韩军打着“魏”字中军大旗,多半是汉中郡郡尉魏辙,除了他,李冰也想不出谁还有资格带领三万大军攻打蜀郡。再比如说因为韩军是奇袭,几乎在一夜之间包围了梓潼,这使得梓潼根本来来不及征召大军戍卫县城,整个县城的能战之兵只有不到三千人。韩军甚至宣布,献城的人赏赐百金,良田千亩,现在的梓潼人心浮动。梓潼县令已经快要压制不住蠢蠢欲动的地方豪族了。尤其是在韩军攻占巴郡,秦国放弃蜀郡的小道消息漫天飞舞的情况下。

安排梓潼的使者下去休息,这是李冰唯一能做的事情。梓潼距离成都不过三百多里,更为关键的是,这三百多里可谓一马平川。韩军只要攻破梓潼就可一路南下,兵锋直指成都。照现在的形势看来。梓潼的失守绝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成都也是如此。李冰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拿什么来挽回必败的命运。

调武阳的部分士卒北上支援梓潼吗?眼下蒙骜和李毅斗了一个旗鼓相当,秦军依托城墙还占据一些优势,然而一旦分兵,这个优势就会被抹除。韩国南北两路攻打蜀郡,蒙骜的南路大军就牵制了大半秦军。北路的韩军如入无人之境。韩国摆明了就是欺负自己兵力不足,想要自己南北不能兼顾。就算自己挡住了一面,另一面也可以兵临成都城下。

李冰擅长的是治水,是处理政事,这样的军事原本就不是李冰所擅长的。所以李冰很识趣地将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族弟李毅。如果连他都没有办法,李冰也就认命了。

一日后,正在武阳抗击韩军的李毅接到了李冰的急报,脸色只是一变就很快的掩饰住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李毅对自己的要求。梓潼失守的后果李毅比谁都清楚。虽然眼下还没失守,但李毅心里已经给梓潼宣布了最后的结果――梓潼绝对守不住,除非有援军前去支援。可援军哪里去找呢?自己的族兄无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自己。

悄悄把自己的几名心腹召集起来,李毅把梓潼被韩军重兵包围的消息放了出来。眼下正是战斗到最紧张的时刻,最忌讳的就是军心不稳。如果让全军将士知道了腹背受敌的消息,势必大乱,到时候,韩军只需一个冲锋秦军就瓦解了。哪里像现在。还能挡住韩军一时。

心腹们彼此对视了一言,皆是露出掺杂着失望、震惊、不甘、忧虑的表情。大势已去。大势已去。

一名跟随李毅最久的家将大着胆子说道:“将军!眼下整个蜀郡能战之兵不过两万,我们这里就有一万五千人。梓潼我们怕是不能救援了,但是不能救援的话,梓潼失守无疑。这是一个死局啊!”

“是啊!将军!我们要救援梓潼也要量力而行啊!”另一名心腹忧心忡忡地说道。分兵已经是大忌,若是被韩军知晓尾随攻击的话,秦军完全就是救援梓潼不成。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房内一片安静,大家俱是露出忧心忡忡的样子,却想不出一个好法子。韩国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秦军缺兵少将是事实,能有什么法子?!就算武安君白起在这里。孙武孙膑吴起再世也没办法啊!

李毅早就料到是这样的结果,有些感慨地说道:“救梓潼也是死,不救梓潼也是死,一样是死,诸位怎么选择?”

心腹们异口同声地说道:“但听将军之令!”

李毅长舒了口气,说道:“诸位跟随我,莫不是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且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战死沙场虽是我辈的荣耀,但那是功成名就之人。如今我同诸位名未立,声未显,若要战死于此,我不甘心啊!诸位呢!肯定也和我一样不甘心吧!”

心腹们默然不语,如果有活命的机会,谁愿意去死呢!但现在韩军两路夹击,分明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除非,除非己方投降,还有一线生机。但问题是,骄傲如郡尉的会选择投降吗?李毅平日里对属下要求甚严,治军严谨,正是因为基于这样的考量,谁也不敢提投降一事。就连傻子都看得出来,巴蜀两郡要完蛋了。韩国势不可挡,天时地利人和韩国全都占据了,谁也无法阻止韩国攻占两郡之地。但是现在听李毅的语气,也许必死的结局还有转机。

“自野王一役,我大秦内忧外患,罕有胜绩。先有义渠之乱,我大秦丢三川、河东、河西三郡之地。后有公子市谋逆,我大秦丢南阳,继而失汉中。如今巴郡也是落入韩国手中,蜀郡更是仅剩我们这支主力。秦王日渐不行,宗贵争权,函谷关易主。我实在不看好我们大秦还能转败为胜,重回鼎盛,诸位知道是为何吗?”。

心腹们面面相觑。实在不理解李毅这一番话的用意。如果李毅不看好秦国,怎么会如此效力呢?!还顺流而下,往返千里,东逐楚军五万,斩杀三万。如果李毅不效忠秦国,为何又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消灭了蜀郡内乱?!眼下更是将赫赫有名的蒙骜挡住了七日!

李毅却自顾自地说道:“因为韩国!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研究过韩然这个人,也就是当今的韩王。在韩然领兵前,韩国不过上党、颍川两郡之地而已。我大秦占据绝对的优势,只需出兵野王即可将韩国一分为二。若是兴兵三十万足以可以一举攻克新郑,灭韩国易如反掌。但韩王然领兵后呢,先是收复三川,西退我秦军六百里。然后怂恿魏国占据河东,赵国占据河西,将魏赵两国推到了抗秦的第一线。韩国的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良。”

“就在我大秦将视线转移到函谷关一线时。韩国又趁着我们和赵、魏交战的时机,出其不意地占领了南阳,抢占了武关。这个时候,我们从南阳绕道进攻三川、颍川的设想就落空了。韩国的优势变得从未有过的好!好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有汉中,如果我们识时务的话,放弃东进的策略,转而南下攻打楚国,迂回包抄三晋后方。事情尚未可知。”

“但可惜,韩国紧接着拿下了汉中。还帮助魏国拿下了函谷关。这就彻底堵死了我们东进或者南下的道路。我们大秦智能北上和赵国联合,缓缓收复失地。可惜赵国却是一方面和我们合作,一方面提防我们。如今的形势,我秦国只能龟缩在关内,不得东进中原,不得南下攻楚。西面是月氏。北面是匈奴。我们四面皆是敌人,不能开疆扩土,何以强大?!”

“在我看来,秦国已经是日薄西山,韩国却是蒸蒸日上。诸位可以看一下舆图。韩国如今西可退我秦国,北可与赵国争雄,东可略楚国,国力更是隐隐占据上风。若是再过上几年,韩国一统天下之势既成,谁可阻挡之?赵王不过中人之姿,垂垂老矣,其太子养于妇人之手,长于宫闱之中,若是信蔺相如一干贤臣尚好,若是刚愎自用,恐有大祸;秦王大受刺激,怕是不久于人世,太子柱登基后即使想有作为,也必受宗贵掣肘之患。何况,韩、魏两国只需守住一渡口(指风陵渡),两关隘(函谷关、武关),三栈道(故道、斜褒道、子午道),无忧矣!且韩王年富力强,魏王也是稳坐王位,与之相比秦、赵两国怕是少不得动荡一番!”

心腹们听得有些胆战心惊,李毅公开非议朝事已是大罪,更是妄言秦王不久于人世,如此诛心之言,足够杀头了,不对,车裂也绰绰有余!怪不得需要紧闭房门,怪不得李毅下令侍卫守护在十丈以外,十丈以内有人擅闯者,杀无赦!李毅这是要谋反吗?不对,是投降吗?阵前投敌以叛国罪论处啊!

下一刻,李毅笑了,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若是秦国大业可成,我自然领兵浴血沙场,博取一个功名。即使兵败身死,也有忠义之名传扬后世,不负此生!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谓的史书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诸位可曾想过,如果最后一并天下的是韩国,我们这些阻挡韩国的人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痕迹?最好的不过是一笔带过,说我们阻挡天兵,一战而亡。这不是我想要的,难道会是诸位想要的?”

“这自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几名心腹暗暗思量道。大丈夫一世为功名所累,不就是图一个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嘛!秦国若是统一天下,自己作为忠臣自然是会受到大加褒扬。但秦国若是为他国所灭,韩国也好,赵国也罢,能不能提及自己还是两说,就算提及了,也是反面教材。某某某反抗天兵自取灭亡,某某某众叛亲离,百姓夹道欢迎王师,他却兴兵作乱。

“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如今我们已经没有了必救之兵,也坚守了半年多的时间,更击溃了来犯的楚国,可谓仁至义尽。秦王若是怜爱我们,自然派兵打通要道。哪会像现在,让我们成为飞地,凡事一切全赖自己!因此,我决定,向韩军体面地投降!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是为了我麾下的一万五千士卒的性命负责!我们的血已经流的足够多了,不应该再作为秦王消耗敌国的弃子而白白牺牲了!诸位若是信得过我,就请帮助我掌控全军,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如果不愿意,我也不强求。诸位跟随我多年,我每人送上两百金,足够诸位下半生当一个富家翁了!”李毅真切地说道。

心腹们对视了一眼,语气坚定地说道:“末将誓死追随将军!同甘共苦,生死不弃!”就算对秦国再忠心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敢反对,真当外面的刀斧手是摆设吗?李毅只是说给两百金,却没有说是给死人还是活人啊!(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