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宁(八)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宁(八)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1:14:10 来源:香书小说

让我们再把时光倒流回几个月前。

1670年8月1日,南半球的隆冬季节,北宁地区的气温也难得地下降到了零下的样子,算是几年来少见的冷冬了。其实,这种寒冷的气候从三月份时就开始显现出端倪了,当时正处秋季,但结霜特别早,且空气非常潮湿,随后入冬自然也很早了。

寒冷潮湿的天气状况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并且使得东岸的粮食收获期推迟;再加上东岸大草原上三月下旬的暴风雨摧毁了很多正在生长的小麦秸秆,使得粮食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另外,寒冷潮湿的气候及暴风雨还使得葡萄等水果大面积减产,这些因素加起来便促成了今年东岸农业的困境,执委会也不得不体察民情,适当蠲免了大量受灾地区的应缴税粮,以使其能够渡过难关。

不过,即便今年东岸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遭了大灾,但国家开拓总局安置移民、开拓荒地的决心却没有丝毫改变。截止今年(1670年)七月中,据移民部统计加估算,整个华夏东岸共和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252.74万人的高位,就数量而言已经远远甩开了旧大陆的联合省和威尼斯,差不多达到了英格兰人口的一半,相当惊人了。

在这二百多万人口中,数量最多的仍然是明人,但优势已经相当微弱了,仅以1.5个百分点领先紧随其后的二代国民(如果忽略二代国民中数量超过一半的明人二代的话),白人男女数量加起来已经跌破了16%,创历史新低。

而除了这些国民群体之外,东岸国内还存在着庞大的非国民群体,这部分数量在去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今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三十万人出头的样子,极为庞大。在这其中,白人非国民的数量仍然最多,占到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样子,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和马来人,整体为东岸的建设发挥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这么多的新增人口,老区也无法全部吸纳,再加上执委会的政策引导,因此向外分流、移民实边就成了必然之事。这不,北宁地区作为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地区,就被分到了六千名移民的份额。如果再算上他们广告打得给力,从南方纷至沓来的二代国民以及转正的非国民的话,这人数怕不是得有一万多人,几乎够新增一个县来安置他们了。

而事实上也差不多,北宁地区目前就新增了不少定居点,分别是位于后世博图卡图小城附近的楼亭乡、位于后世阿瓦雷小城附近的板城乡、位于后世塔夸里图巴小城附近的五公乡、位于后世伊塔佩瓦小城附近的孔山乡、位于后世伊塔拉雷小城附近的方城乡、位于后世里奥克拉鲁小城附近的天福乡、位于后世雅乌小城附近的密云乡、位于后世阿拉拉夸拉小镇附近的怀来乡、位于后世包鲁小城附近的居庸乡、位于后世欧里纽斯小城附近的延庆乡,一共十个定居点,差不多每个定居点安置个千把人的样子。

受限于北宁地区极端困难的对外交通条件影响,上述新设定居点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尤其是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地处高原上的北宁地区可一点也不暖和,再加上潮湿天气的影响,这个冬天让人过得有些刺骨寒冷之意。

已经扶正为容城县县长的刘厚非前往西边其代管的诸多新设定居点时,见到的便是这么一副景象:老人孩子在棚舍茅屋中挤做一团,一边擦鼻涕一边做着力所能及的活计,比如搓绳、编筐、箍桶等等,毕竟北宁物资匮乏,一切最好自力更生;大人要么在外面砍柴伐木,要么就是在给贷款买来的牲畜增添保暖设施,说难听点,这些牲畜在他们眼里,也许比家里小孩更重要呢。

总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若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几乎是没人愿意出门瞎晃悠的,除非是“官府”安排下来的任务,比如趁冬季枯水期上河等等——这几乎是每年冬季的常例了,东岸政府极端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每年冬天都会大规模征发民众上河劳动,疏浚河道、开挖沟渠、修建水库、建设船闸等等,几十年坚持下来,倒也成果斐然。不然的话,你以为国内交通运输事业能有现在这般红火?粮食收成又有现在这样多么?根本不可能的!

“条件很艰苦啊,但越是艰苦,越不能放松各项措施的跟进。”裹着一件海豹皮衣的刘厚非,站在一处隐隐散发着臭味的农舍前,皱着眉头说道。

臭味的来源是一大团堆在墙角的粪便。刘厚非敢打赌,这个粪堆存在有些时日了,无时无刻不在向土壤中渗透着细菌,搞得居民们的生活环境也大受污染。这个锅,卫生疾控方面甩不掉,但他们没有充足的、合格的人手也是事实!

“这些人从远东运来之前就没有接受合格的卫生疾控宣传,那帮混蛋,简直就是敷衍了事。”一名年纪颇大的卫生干部见刘厚非皱着眉头不说话,立刻“先发制人”地诉苦,只听他又说道:“很多老人可能在婴儿期便感染上了痢疾。我曾经听人说过,他们在年幼时经常蹲在墙角的粪堆上,浑身**,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原因是明国的皇帝征收了一遍又一遍的重税用来发动战争,这使得他们身体的健康状况从一开始就很糟糕。”

刘厚非闻言也叹了口气,这个天福乡确实基础很差,远不如北宁县那儿。北宁县承接了葡萄牙人遗留下来的基础,发展极为迅速,且因为是首府城市,无论城区还是近郊乡村的建设都像模像样。正如北宁镇东门外的那副巨大的石雕上所绘的图案那样——一位身穿牛仔服的年轻国民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条椅上,手持燧发枪,一条狗紧随其后;他的妻子则平静地坐在他的身边,她那浅蓝色的夏日连衣裙在椅子上舒展开来;远处是奔腾的河流,以及精耕细作过的田垄间码放着的秸秆堆;门后面如茵的草地上,肥美的羔羊正在吃着草,牛正在新建的谷仓旁反刍——当地的生活条件虽然不敢和南方比,但绝对比脏乱差的新设定居点要好多了,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痢疾在人群中肆虐,疟疾在旁边虎视眈眈,这卫生防疫工作,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啊。”刘厚非随口又叮嘱了几句天福乡的干部们,然后将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上头打算在我们北宁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当然是规模较小的、自给自足式的工业体系——然后从北宁县一路向西,修建起一条客货两运的铁路出来。嗯,铁路的起点是北宁镇,终点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西面巴拉那河与格兰德河的交汇处。也就是说,这条铁路是东南-西北走向,横穿整个内陆,辐射面非常之光,意义极大。且如果与铁特河部分通航河段、巴拉那河联系起来的话,这意义还要更大,能够辐射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北宁地区未来的发展简直是决定性的。”

天福乡的干部们一听心里都是一惊,寻思着这铁路若是从北宁镇蜿蜒西向,会不会经过他们的辖区呢?这可能性很大啊!而一旦如此,届时他们这些地方的百姓干部们必然被全体动员起来,帮助平整地基、修建铁路、运输材料什么的,总之这是“兴大役”的节奏啊!想到这里,这些人心里都有些打鼓,怕激起辖区内百姓的不满,然后给自己惹一堆麻烦事。

不过,铁路经过的利益也是巨大无比的啊。别的不说,光北宁县那边目前已经稳定量产的砖瓦、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及五金工具、农具、刀具等钢铁制品,就已经很招他们这边的人眼馋了。而这些东西——尤其是那些笨重的建筑材料——的运输,没有铁路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铁路的开通必将惠及他们这些沿途的定居点,只不过他们眼下只想享受好处,不怎么想承担义务罢了,谁让他们如今百废待兴,条件非常艰苦呢。

当然了,这事其实也由不得他们这些人了。以北宁地区恶劣的交通条件,届时修建起铁路时,必然会大量在本地征用人员、采购物资,以减少运输方面的巨额支出,这些乡镇是怎么着也逃不过去的,只能乖乖上路服徭役,否则你当国家暴力机器都是摆设么?

“这条铁路事关重大,不管未来路线怎么走,你们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两件事。一就是加紧建设定居点,搞好农业生产,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往你们这些地方填人口,加速你们各个定居点的建设,以便将来修建铁路时你们能够就近提供大量食品和劳动力资源;其二嘛,就是粗粗整饬一些道路出来,标准不用高,但一定要能行走重型货车,将来可是要运各类铁路器材的,马虎不得。这两件事,你们要当做头等大事来办,明白了吗?”

其实,别看刘厚非嘴上这么说,这条铁路何时能够上马并开始修建,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呢。只要一天不把建设人员、机械、材料搬到现场,这事情就还有反复。毕竟,现在国内需要铁路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各地间的竞争也正日趋白热化,谁都想修铁路,但资源却就只有那么多,于是竞争便不可避免地展开了。

北宁地区规划中的这条铁路,其实还是中央看这里可怜,照顾性质的政策倾斜罢了。但你可千万别为此感到欢呼雀跃,那还太早,因为上头拨下来的资金实在太过于可怜,施工队伍的工期也不能完全保证,因此这条铁路什么时候能够开始修建,修建速度又有多块,这就很难讲了,也许几年才修建了区区几十一百公里那也很正常,因为实在没钱、没人啊!

而且,如果你不事先做好准备,让国家铁道总局的人觉得前期施工进度不理想的话,那么也许人家就会优先把优先的资源投到别处了,也许是北方铁路继续延伸,也许是同样正在立项规划的中央铁路(从定军镇向南,穿越百草沟乡的煤矿区,然后沿着湖西低矮丘陵地带,一路向南,再度穿越南鸭子胡地区的百亿吨级浅层煤矿区,并最终联结上西北铁路,形成铁路网),也许是别的什么地方的铁路,总之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大家来争抢,而争抢的筹码之一,无疑就是你的先期筹备工作了——先期工作筹备得好的,地方上能提供食品和劳动力的,那么铁路部门自然会有限安排施工。反之如果你什么也没准备,人力奇缺,那么铁道部门也不是傻子,自然会优先投资建设其他地方。

刘厚非琢磨着,北宁地区比人力比不上其他地方,但胜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岸大草原和鸭子湖流域这两年交替减产的时候,他们的农业生产却一直没出什么岔子,产出几乎都将谷仓给堆满了,这无疑是一大有力条件。

另外,北宁地区如今好歹也有四个县几十个乡镇了,真要修起铁路来,那肯定是全地区动员。即那些不在铁路线上的乡镇,也得派出大量劳动力去帮助修铁路,这就极大缓解了劳动力方面的缺口了,使得与其他地方相比劣势不那么大。

以上两方面的先期筹备,再加上执委会对北宁地区“小小的照顾”,以及地区行署专员徐宇的人脉关系,刘厚非相信这条铁路还是能够在明年(至迟不会超过1672年)开工修建的,虽然不知道修建进度会有多快,但哪怕一年就修几十公里也是好的,也能够为北宁县广大百姓解决很大的麻烦了,不是么?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