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台地(十九)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台地(十九)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1:14:10 来源:香书小说

今年的巴塔哥尼亚台地在隆冬时节难得没有下雪,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可能会对明年的农业生产不利,尤其是盐城县这种重要的小麦产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郭汉东少校已经率第八混成营抵达这里好几天了,士兵和军官们也被允许分批出营游玩,这令大家的士气大为振奋——这支以远东几个独立正规军连队合并组建的混成营(当时多是一些步兵和炮兵,骑兵、辎重兵在登莱和宁波的挺身队系统内选拔征募,工程兵及部分参谋勤杂人员则是在抵达本土后才配备齐全,该营兵员募集地被指定为西湖县),前阵子一直在巴西内陆征讨不服从东岸政府的瓜拉尼人、图皮人,并且颇是攻破了不少部落,故大伙手头可都有着不少的余钱呢,正等着上头批假让他们去城里乐呵乐呵。

郭汉东、裴大德、李之信等郭系军官新锐军官牵着马儿去郊外打猎,郭汉东运气不错,打到了一头美洲狮,他打算将皮取下来处理好,然后做一个椅垫,用在自己位于定南镇的办公室内。在那片多条河流交汇的水草丰美之处,北巴塔哥尼亚地区行署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每年中央分配给南锥地区的移民指标是六千人,地区行署一口气便发了其中的一半到那片去定居——而为了保障拓荒者和物资的安全,郭汉东少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待在那里,为定难镇及周边新设立的几个定居点保驾护航。

为了让郭某人更加名正言顺的在定难镇一带建功立业,联合参谋本部在一系列的利益减缓和妥协后,将目前屯驻在芦荡河中上游一带的多支主力部队临时编组了一个新单位:暂编第一团,团长由老资格的第六混成营营长朱亮担任,而兼任第八混成营营长的郭汉东少校则担任该团副团长。

考虑到暂编第一团团长朱亮年事已高,这个中校团长基本也是过渡职务了,干个几年后提为上校直接退役,基本已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朱大团长目前也不怎么管事了,暂编第一团的庶务几乎全由副团长郭汉东在处理,也只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朱亮才会出面参与讨论,并最终决定作战计划。

对了,暂编第一团的编制可不小,计有第八混成营(满编)全部、第二混成营(简编)全部、第四混成营(简编)全部,另外还加强了独立野战炮兵第一连,总兵力大约在3300人上下的样子。

不过,虽然临时编组了一个团,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团三千多官兵都聚在一起作战。事实上,在地广人稀的巴塔哥尼亚,暂编第一团各部甚至已经开始以步兵连为单位作战了,以对付住得非常之分散的土人,尽可能翼护更多的移民。至于说诸如炮兵、骑兵、工程兵、辎重兵之类的技术兵种,则为各营营部和团部直辖,平日里也多随团部或营部移动,一般只有在军事行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分配加强到各部。

按照计划,郭汉东和他的两位小伙伴将在1669年5月15日那天前往定难镇暂编第一团团部上任,郭汉东任副团长、裴大德任团直属炮兵连中尉连长、李之信中尉任第八混成营第一连连长,再加上此时正在定难镇打前站的团作战参谋(一等参谋)李子谦中尉,基本上一个“亲友团”的架构就浮出水面了。

好吧,说亲友团有点说笑,但在暂编第一团内,以郭汉东少校为首的一个中青年军官团体的存在,确实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们这个团体在暂编第一团的话语权极大,平日里打仗也很有默契,因此并不为上级所忌讳。毕竟,山头主义始终是无法避免的,人总是下意识抱团的,只要不影响到正事,一切都还在规则允许范围内。

“看到盐城县这边宁静安详的生活,我们在芦荡河、朔水河(利迈河)一带的艰苦战斗,也就都有了意义了。”几位穿着崭新的校官、尉官服,腰间佩挂着军刀的年轻人徜徉在宁静的乡间小路上,一边看着西边的落日夕阳,一边感慨道。

这里已经很靠近县城了,再加上恰巧有个集市,因此人并不少,虽然离摩肩擦踵尚有些距离,但也不能算是没有人气了。一路行来,集市内的各色人等对这三位“总爷”态度迥异,其中有些人带着一种敬畏的神情,那是移民至此没多久的明人,这些人脑海里还残存着明军、清军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和蛮横霸道的作风;有些人对这些卫护着他们安宁生活的军人比较敬重,这多是生活了很多年的老国民,又或者是被抽丁上过内陆前线的夫子,因为接触得多了,自然谈不上害怕,反倒有些亲切;除了这两类人外,对军人观感最好的当数十多个追在他们屁股后面的小孩了,因为能从他们手里骗到好吃的糖果——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还有一种名为“巧克力”的甜美食物呢。

集市上的骡马比人还多!这是三位新锐军官路过时的第一印象,而第二印象自然是这些牲畜所带来的臭味以及路上随处可见的“炸弹”(骡马粪便)。这种臭味是如此之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可能比旁边地头堆着的粪便所散发出的若有若无的臭味还要强。不过好在这些骡马粪便也是抢手货,都不用管理集市的负责人招呼,半个小时之内必然会有人过来将这些粪便铲走,有时两个人为了抢一大坨粪便可能还会打起来,也是醉了。

因为地处巴塔哥尼亚台地的缘故,南边黄阳县联合纺织厂出产的各类价廉物美的毛纺织品广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大量占据了市场,使得棉纺织品的销路遭到了极大的压缩。由于这会是冬季,郭汉东等人放眼望去,只见集市上很多人腿上穿着很长的毛袜,外面则被长及过膝的皮靴所覆盖着。

这种皮靴一般是牛皮,得益于拉普拉塔野牛的捕杀力度越来越大,这些年东岸的牛皮产量几乎增长了好几倍,价格也急剧下跌,使得以前因为被军用的牛皮弹药包、武装带、皮带、军靴、水囊、刀鞘而占去大量产出(一度被列为战略军需物资)的牛皮制品,开始更多地走入到寻常百姓的千家万户,这市场销售额自然也扩大了好多倍,从事这个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们自然是嘴巴都笑歪了——这是迎来了一个长期的牛市啊,能不高兴么?

与牛皮类似,羊皮在巴塔哥尼亚台地区也相当便宜,几乎成了略微高端些的大众消费品之一了,这或许是因为台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特征以牛不爱吃的低劣杂草或低矮灌木有关——基于这种自然条件,台地区大量养殖绵羊,一方面可以定期收获羊毛,另一方面也能产出大量的羊奶、兽脂、冻肉和皮革,这对于生活在这个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的人民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现金以对外交换商品的最主要途径了。

郭汉东等人在台地区征战数年,对于本地居民喜爱穿用羔羊皮镶里子的衣服早就熟视无睹,因为这本就是就地取材嘛。他们往往戴着骆马皮制的帽子,身上穿着羔羊皮袄,兜里揣着烈酒,肩上扛着步枪,顶着寒风大雪,跋山涉水随正规军一起深入内陆,清剿那注定与东岸人世代为敌的特维尔切蛮子。

集市上也有一些女人,她们多是外出前来采购日用品的家庭主妇。这些人一般穿带褶的裙子以及较为宽松的上衣,长发在头顶上卷得很优美,用发簪紧紧别着。有些家底的女人(比如丈夫从海外殖民地服役归来)会在周围饰以宝石,一般是产自新华夏岛的廉价宝石,这在东岸销量极大,而且她们的衣物纽扣也使用的是产地大溪地的黑珍珠,这种小玩意是大溪地销往本土的最大宗物资,价格不算太贵,但也绝不能说是多便宜。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头顶、耳朵和脖子上佩戴金首饰的,不过银质的首饰极少,这大概是因为东岸并不如同远东明国那样缺乏白银,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也都愿意攒钱打造金首饰,而不是戴着隐隐有些烂大街意味的银首饰——或许,也只有刚来东岸没多久的非国民劳务工的妻女们,才会佩戴一些银质或同质的首饰吧。

不过,作为生活在巴特哥尼亚台地区的人民,这里的女人可是比较喜爱喝酒的,有的人甚至还会骑马,比起喜欢用胭脂涂面,穿尖丝缎鞋子,手上经常拿着扇子的所谓大城市女人来说,可是风格迥异呢,一看就是“战斗力”较强的那种。

“想当年盐城、大梁、宣武这三县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呢,除盐城港稍好些之外,其他都一塌糊涂,且周围市场有土人出没,数十年前甚至发生过整批西班牙殖民者在节日盛典的当天被特维尔切人杀光的事情。可现在怎么样,还不是一样发展起来了?这只能证明,西班牙人的刀子还不够锋利,对付那些不文明的野蛮土著,还是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性格一贯比较跳脱的裴大德中尉晃了晃手里的军刀,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说道。

前面行来了一辆马车,敞开的马车车厢上载满了货物,从那刺激的味道就能闻得出来,车厢里的麻袋内肯定装满了香料。香料分好多种,其中胡椒部分进口自新华夏岛,部分进口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或英国东印度公司;但丁香、肉豆蔻、茴香、孜然等其他香料,东岸人可是一丁点都没法自产,全部是进口的来自东印度群岛、印度次大陆和波斯的舶来货。

在肉类产量较高的地区,香料的需求一贯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巴塔哥尼亚台地区就是了。这里无论是野牛肉、羊肉还是海产品的产量都非常之丰富,更别提还有大量养殖的三只鸵鸟和骆马了,居民们也非常爱食肉,因此发展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烤羊肉串、烤牛舌、羊棒骨等就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最终风靡整个东岸的。

香料的销路一贯比较良好。从别处驶来的船只总喜欢满载香料、日用品、金属工具、机械设备、药物、高级纺织品、烟草、糖茶、木材等商品,然后从这儿拉走整船的盐、小麦、皮革、腌肉、咸鱼、干酪、兽脂、干果和羊毛,其中香料这种特殊商品的贸易目前已经在各类进口商品中排到了前几位,这大概是盐城港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及本地居民需求量与日俱增的缘故吧。

“其实特维尔切人也没多少了。定难镇周边几番扫荡下来,大的部落十去七八,中小部落躲躲藏藏,正常的放牧、游耕甚至狩猎采集都无法继续,人口减少得厉害。再这么持续高压逼迫下去,那些至今尚不肯归顺的特维尔切蛮子要么就此消亡,要么决死反击一波,最后还是被我们消灭,没其他路可走了。”李之信中尉闻言也接过了话茬,只听他继续说道:“西班牙人与我们其实是不太好比的。他们人力有限,物资也很缺乏,故当年殖民巴塔哥尼亚沿海的行动在遭到土人猛烈的反击后,被迫浅尝辄止。不过对于可以统筹调配资源、人力的大东岸,特维尔切人就不是什么威胁了,暂编第一团三千多官兵,再加上几个县也训练出了相当数量的民兵,这再不能把野蛮人快速剿灭掉,那么我们也别混了,丢人!”

几人说说笑笑间就穿过了集市,然后朝不远处的军营走去。那里驻扎着新到的第八混成营全部,几天以后,他们就将在新任营长郭汉东少校的带领下,乘坐内河小火轮,一路西行到定难镇去报道,并加入暂编第一团的战斗序列了。而清剿土人、持续拓荒的第二阶段行动,也即将展开。(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