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五分钟的东西在海瑟薇看来虽然很普通,但是也不是没有亮点。-顶-点-小-说-比如说主角很久以前就想带着一家人回南斯拉夫去旅游一趟什么的,可是家人都不太愿意。到了后来主角强行要带着家人去,家人才勉强愿意去。可是主角接着就在电视上看到了波黑要独立公投什么的消息,而且电视上还说像是萨拉热窝等地方,很多塞族和波黑族的人都有点对立起来了,赶忙打国际长途回家问表兄萨拉热窝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表兄就在电话里面笑着说“哪儿有什么问题啊,对立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被洗脑的,普通人没什么事儿的。像是我,我是塞族的,我老婆就是波黑族。我信天主教,她信回回教,这也没什么问题啊?真要对立的话,难道我要把她给休了?别担心,尼科!”
可以说看着这么一个对话,海瑟薇真是觉得细节很到位!而且刻意的显示了一种什么种族啊信仰啊无所谓的观点,这么一个观点那可是很不错的!而且从这么一个点看来,也许这是一种伏笔?海瑟薇在看这么一个电影的时候,那可是相当的理智。她觉得自己比电影院里面99%的都更加冷静的在判断这么一个片子,在她看来刚开场五分钟也就是这么一点亮点而已了。很快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情节也一点点的展开。海瑟薇发现在这么一个片子里面,贾鸿渐好像是放弃了很多以前他用过的文艺范儿――以前贾鸿渐在跟诺兰合作的时候,经常会各种剪辑。但是在现在这么一个片儿里面。贾鸿渐那就是平铺直叙,一点打乱了时间线的剪辑都没有,贾鸿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虽然没有很快看出来贾鸿渐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很快海瑟薇就发现了情节拐点了――在大概7分钟左右,就在欧共体宣布了承认波黑共和国之后,第二天一早突然在城市附近的“子弟兵”军队就“叛变”了!突然塞族聚集区宣布也要独立了,然后这么一支军队就宣布效忠所谓的“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了!然后这么一个部队,瞬间就围困了城市了,在没打一个招呼的情况下,萨拉热窝这么一个波黑的首都顿时就变成了被围的城市了!连波黑的“临时政府”那都被围困在了城市里面。连还没变成国防军的“民兵组织”总部也被围困在了这么一个城市里面了!
这么一个围困可是太突然了。不仅仅是角色们诧异,甚至连观众们都诧异!这么一个情节的转变来的真惊人啊,前几秒钟还挺好的呢,怎么突然就转向了?然后在这么一个军队围城了之后。多少的老百姓都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可是哪怕他们想跑。这塞族军队也不放任何人过去!而碰到了有人非要硬闯的时候。这塞族军队居然还开枪了!擦,当时很多人就惊了啊,赶忙跑回家啊!回家了之后。很多人打开了电视机打开了收音机,结果就听到波黑的“临时政府”的官员们就在说没事的没事的,塞族军队围困城市的事儿,这完全就是一个误会。这些官员们还跟老百姓说没事儿的,说政府跟他们军队谈好了,一切就没问题了,几天之后这军队就会自然散去的,毕竟他们还是子弟兵啊!
听着政府的这么一种安抚,老百姓们纷纷的平静了下来,将信将疑的也就在家里等了。看着这么一个场景,现场的观众们好像也有点放松下来了,而海瑟薇倒是思考了起来――政府?要知道在好莱坞这么一个地界,或者说是在好莱坞电影的这么一个“世界”里面,政府基本上都是阴谋家的代名词!哪怕政府整体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总是会有什么超级野心家的将军啊什么的控制军方或者控制政府做出来什么要毁灭人类的事儿……那么是不是这么一个围困萨拉热窝军队的将领……是想要政变之类的?
其实这海瑟薇的想法要是让贾鸿渐知道了,他肯定都要笑出来――大姐,咱这片子的背景那都是实打实的92年发生的事儿好么?政变不政变的你看看历史书不就知道了么?再说了这么一支军队直接塑造了二战以后世界上最长的围城战这事儿你们就不能在看电影之前先看看历史书啥的做一下功课?毕竟你不是普通观众,是记者啊!你们老美的常识到底是要差成什么样啊喂?
不过不管怎样,这海瑟薇就是不知道这么一番历史,就在她还在疑惑这军队是不是要政变什么的时候,这剧情已经开始继续往下发展了――首先来说,过了两三天之后,渐渐的就有人食品不足了。而这么一个时候,世面上的物资本来就已经有点不足了――整个城市能够保留的物资本来就是有限的,一般城市都是靠着各种物资的输入才可能维持下去。本来这么一个四十多万人的城市,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资就很多。这么一个城市里面储存的物资,最多也就是够三天到一个礼拜而已!再经过了两三天,在主角他们发现家里食物不够需要去采购的时候,就突然的发现超市里面货架有不少已经空了!
主角们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此时再不抢购一下的话,接下来那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了!而主角们意识到了,很多人也已经意识到了!特别是主角们去超市开始大包小包的不管什么都抢购的时候,别人瞬间也反应了过来,然后就变成了一通恐慌式的抢购!看着影片中的抢购,海瑟薇突然觉得这种架势非常眼熟――对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经常就有这种抢购的事儿啊!美国这边的黑色星期五,那都讲究的是超级折扣。像是什么全场最高5折最低1折都能出来!很多人周五白天开始抢购的,他们礼拜四就能去排队!商场周五一开门,接着那就是人蜂拥而入,而且都是跑着进去抢自己要的东西。很多时候跟别人正好抢到了一个,那甚至都会起争执,每年黑色星期五为了抢各种商品而在商场里面打架的新闻都不少啊!所以此时观众们看着画面上的场景,那真是觉得亲切!
很快,事情有了一些不一样了。在外面的塞族军队开始冷枪冷炮的时候,当人们开始慢慢的晚上出来的时候,大家发现了,这塞族军队好像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走了!本来政府给大家保证军队会散去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军队还没走不说,甚至都已经开始对着大家打冷枪冷炮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军队把他们当成敌人了!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他们还能继续相信政府?哪怕现在政府还在电视台以及电台里面喊着一切都没问题的,一切都会好的,可是大家现在谁也不敢相信政府了!
看到了这么一个场景,很多美国人那都是心有戚戚焉了!因为美国各种好莱坞大片儿,那都是动不动就渲染什么集权骗人,什么动不动就说政府里面有坏蛋之类的。也许这是盎格鲁撒克逊这种商业文明天生对政府的感官吧,他们是靠着经商发达起来的,所以对政府的感觉一向是“入侵者”的感觉,一向是保佑一种警惕和怀疑的。而这么一种看法跟德国之类国家的情形又不一样,像是德国人就更加认同政府一些,而中国人实际上传统中更多的把政府看成一个大家族的首领。
不管怎么说,看到了这里的时候,这现场的观众们一点点的都被吸引了,他们一个个的都带入到了电影里面描述的这么一个环境中了。而海瑟薇这么一个专栏作家呢,那也是渐渐的有点忘记了要挑剔着看的想法了,因为接下来的剧情越来越吸引人了!在接下来的剧情里面,主角他们渐渐的开始陷入了“困境”,开始一点点的从养尊处优的“城市人”,开始适应废墟中求生拾荒的生活。在这么一个适应的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关注,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小心!可以说观众们和主角们一下子就从平常不用怎么担心各种细节的城市人,一下子就变成了身处于丛林一样,需要处处小心,需要处处当心!
海瑟薇渐渐的沉入到了剧情里面,甚至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忘了评判这么一个片子的镜头以及情节设置的好坏了。她只是觉得这么一个片子细节处理的太真实了,真实的让人下意识的就以为这么一个片子是个纪录片一样!真实的就让人感觉这么一个片子里面讲述的东西就像是真实发生过一样!而且片子中一系列的求生情节,给观众们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在刚开始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个大家庭里面有15口人,疯狂采购食物之后吃的特别快,找食物也难,于是观众们都觉得还是小家庭好一点,起码粮食吃的不会那么快。
可是很快大家就发现,原来人口多不是劣势,反而是优势!人口多就代表着大家可以轮换值夜班,人口多就表示各种知识多!比如体力相当差的爷爷奶奶辈的人物,那就可以指点大家怎么沤肥怎么种土豆怎么翻土地等等,可以指点大家如何的把房子保护起来,指点大家如何的设置交叉火力和各种预防措施!可以说经过了一系列的情节之后,大家真是发现15口人的大家庭里面,真是每个人都有用!每个人那都可以提高其他人的生存几率!原来,团结就是力量!突然很多观众意识到了,人类是个群居动物啊!群居动物可不是聚集的越多力量越大越好生存么?(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