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初中文凭?”徐隆听到这话半信半疑的盯着荆国平看半天,方才说道,“老荆,你可别诳我!”
“我诳你干什么?真是的,要不是现在我们贾总有事不在,不然你自己一看就知道了!”荆国平此时的反应那简直就跟徐隆在质疑他本人一样。
“那你们老总真是这样的学历?真是初中毕业?”徐隆此时还真是有七分相信了。
“真有!要是骗你我就是小狗!行了吧?”荆国平如此说道。俩年龄加起来都超过NO0岁的人,结果现在说话的架势简直就像是小学生一样!
其实不仅只徐隆,哪怕是别的上影乐团的演奏家们感觉也是如此。凭借着他们几十年沉浸于音乐领域的经验来说,能编出来这种曲子的人哪怕不是什么专业人士,那起码肯定也是从小学习乐理的!不然普通人最多就是哼出来一个还不错的调调,最多只适合一个乐器演奏,断断不会像现在这样一个曲子里的节奏明显就是为多重乐器合奏而设计的!而能谱出这样十几首风格完全不同,有电子乐曲风格有民族乐曲风格等等歌曲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完全没学过乐理的初中毕业生?
这些上影乐团的演奏家们私下里一讨论,那简直是每个人都对华美动漫的这个贾总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非常想知道这个贾总到底多大年纪,到底长什么样,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有谱曲的天赋,是不是真是传说中不世而出的天才……
而在这个大家都猜测贾鸿渐到底是何方神圣的时候,他本人却是表情严肃的在看着《人民日报》。是什么事情才能让整天微笑的贾鸿渐如此严肃?而且是什么事情才能让整天晃来晃去的他有空来看《人民日报》?
原来,这篇《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是一篇长篇经济分析文章――《“七五”以来的报告》。在这篇报道中用极大的篇幅讨论了从91年到94年这3年半的时间里面跟19861990的“七五”时间段经济数据对比,从而发现了国优企业面临的三大困境――
“一是亏损居高不下,国有企业亏损数量以每年14的速度增加,平均每年总共亏损超过50Od元人民币。而在全部的亏损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二是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库存产品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至少10%!三是国有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比‘七五,时期下降54个百分点,并且国有企业资金利税率和成本利润率都低于非国有企业・・・・`・”
在文章最后,还特地宣布国家将在近期宣布《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名单・并且在文章结尾还特地的介绍了这个《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意思――国务院将会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来包括国有、合资、私营公司在内的一共一百家企业,督促这些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建立职代会,让职工参与到公司重大决策中去,同时要安排职工进入董事会作为职工代表,同时任何有关职工工资、休息、工作时间等切身利益的,必须事先跟职工沟通・・・・・・
看着文章上最后的那个《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贾鸿渐可是真心感觉到神奇了!历史上有这玩意儿么?历史上有这玩意儿的话,那他后来大学毕业后上班怎么还经常无偿加班来着?这到底是个样子工程还是说蝴蝶效应?前世他这个时候年纪还小,根本不会关注这些企业圈儿里的事,到了现在还真有点迷茫。
不过这玩意儿到不重要,重要的是贾鸿渐在那个八股文一般的经济分析文章里看出来了其他的东西!是什么东西?那就是国有企业的亏损!现在通货膨胀率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样子,国有企业那肯定亏的一塌糊涂,甚至有的厂子那都出现了前脚刚把产品卖出去,后脚就惊讶的发现收回来的钱连买原料的价格都不够!在这种时候・国家会放弃国企?
放也只会放掉中小型国企,那大中型国企怎么办?靠国家拨款?中央去年自己穷的都过不了年了,今年哪怕改成了分税制・这才上半年还没过呢,哪儿有那么多钱分给国企用?还是跟银行贷款?现在的副总理上台时兼任央行行长,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扫清三角债和死账烂帐!如果国家拨款和贷款都不行的话,那怎么给国企输血?除了把国企扔进股市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90年代初期火爆的股市那可是给中央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看着那.个软脚蟹一样的软柿子集体企业上市结果瞬间圈了一笔钱这还能不让中央记得股市的能量?而在1992年的深港认购证事件之后,那股票的威力更是让中央留下来了深刻的印象!
这深港认购证事件是什么?就是深证新股认购证抢购风潮!跟上证在90年代引起的“股疯”同样,中国南方另一个股票交易中心深港市也出现了一阵疯狂。刚开始在qC年深证开始试营业的时候,没人知道这股票还能赚钱,于是深发展之类的认购证那在大街上给人发都没人要!后来结果一上市了没多久・深证来了个“股疯”,所有上市企业的股价飞涨!到了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股票这玩意儿就是暴富的工具,于是所有深港人都开始抢购新股票的认购凭证。
甚至不知是深港人,连羊城人甚至整个岭南省的人都疯狂的跑到深港去抢购股票认购证!在当时一张随便什么新股的认购证被炒到了什么价钱就不说了,光说一个细节――羊城到深港的硬座火车票本来是30元一张,结果愣是被人抢购一空・每天每趟火车都没空座!人多的挤都挤不上去!而此时这火车票被黄牛在黑市上以什么价格销售?200元!
而且不止是岭南人疯狂了,甚至上沪人亦或是最北面的东三省人那都疯狂涌入深港,有的人因为没有办理边防证,进入不了深港特区,结果当地的农民直接就当起了蛇头――自告奋勇带路钻铁丝网,收费每人每次40元!
不过,最疯狂的还在后面,除了全国各地的人都涌入深港以外,一些提前知道了消息的人早就开始暗中搜集身份证,为什么?因为认购证是要凭借着身份证购买的!当时深港市的邮局包裹里,大多都是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寄过来的一捆捆的身份证!
更有甚者干脆就不收集身份证,而是直接顾人!传说有一对姓唐的兄弟,以一天50块钱的“工钱”,从祖国最西北的边疆自治区首府,一次性用火车皮运了00个民工到祖国最东南的深港,干什么?干的就是帮忙买认购证!这00张新股认购证那等到新股上市直接就是原始股,直接就享受一上市顿时疯长百分之一千四百的涨幅!
在92年8月9号那个新股认购证发售的那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军真的开始“冲锋陷阵”!几万人往一个小小的只有20平方米的营业厅里挤!在这个深港仍然三十多度、闷的跟蒸笼一样的天气里,那些人好不容易挤到了柜台前的时候,递进去的所有钞票那全都是湿的!怎么湿的?都是被汗水浸湿的!
这样一个发生在92年的事件,能不让国家领导人们深刻的记住股市是个发财的地方?甚至这个年代的那些经济学的“砖家”们也纷纷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纷纷上书献策,建议“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是搞活和增强国有企业实力的战略选择”。后来建立的证监会,那就是为了把两个证交所发型股票的权利上缴到中央,然后就可以实行一种全棉复制国优企业的“指标配合制”――由中央政府确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照系统分配到各个部委,然后按地域分配到每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再分配给各个地方的国有企业……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不想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光想着给国有企业输血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这样的做法那说的不好听的就是坑股民的钱!就是用老百姓的钱来养那些效益差到了极点的国企,同时还给老百姓一个能发财的“泡泡”梦想。
这种做法一方面解决了国有企业缺乏拨款的眼前痛苦,另一方面倒是同时“惊喜”的解决了经济学家们批判了很久的“居民储蓄增长过快”的所谓【笼中虎】难题。只不过这种做法,就是一个天生的畸形儿,这种做法一出现就存在着至少4个方面的先天弊病!
什么弊病?亏损的国有企业为了能圈钱,他们能老老实实的做报表显得自己是亏损的,然后把上市资格让给经营更好的私企或者别的国企?拿到配额但是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国企怎么办?进行大面积的、公开的做假账!通过神马种种资产剥离、产业重组等等噱头走一个形式主义,然后就直接上了市,这最终坑的是谁的钱?还不是老百姓的钱?为什么后世中国股市一直很奇怪?原因就在于此!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