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是一个很有趣的职位。
这个职位论品级不过是六百石,也就相当于中枢三公九卿们的属吏或者地方上人口刚刚达到万户的县令的品级,但是他们手上的权力,就算是地方上那些两千石的太守见了也要头疼。
因为他们不但有着检查地方的权力而且还有资格越级直接向皇帝上告的权力,虽然还没有达到如同锦衣卫那般直接越级抓人并私设监狱进行审判,却也足以让其他人对他们忌惮不已。
李书实当初在西河做太守的时候就曾经吃过时任并州刺史张懿的暗亏,只不过因为当时的皇帝刘宏对他颇有信心,并没有理睬张懿的奏章,这才让李书实逃过一劫。否则如果是皇帝看着不太顺眼的官员,只怕是阶级就可以罗列罪状置之于死地。
所以哪怕比起拥有绝对实权的州牧来州刺史的地位和职能上有不小的差距,无法代表那些郡太守以及郡内百姓,可是作为州刺史的韩馥想要给李书实一个进入冀州帮助自己的名头却也并不算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尤其在这个皇权已经衰落到了一个不可思议地步的时代。
韩馥虽然姓格上或许有些问题,但是能够成为一方名士的家伙哪怕是骗子至少在某些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比如韩馥这个刺史虽然在造福百姓这方面建树并不多,但是在刺史检查郡县这一职能上却是成果颇为丰硕,不,甚至到了让李书实有点瞠目结舌的地步。
远的不说,光是冀州治下的那些郡一级主要官员的各种秘闻和私底下的肮脏交易虽不能说是完全掌握,但是就凭其手上的那些东西就已经足以够得上斩立决的那条红线。而县一级的虽然不如郡一级那般丰富和详细,但是主要的大县县令却也基本上赫然在册。
当然,除了不能见人的把柄之外,还有一些是对有才有德之士的褒奖,不过在这一方面上韩馥所能给李书实提供的帮助就少了很多,因为那些在册的人才不是已经被各级官府所征辟,就是那种坚决不出仕顶多在乡里教化百姓的隐士。后者李书实推广乡学的时候因为理念的差异都有可能会引发冲突,前者至少现在李书实就只有看着眼馋的份了。
虽然不知道韩馥的这些秘密情报到底是如何搜集而来,是他自己的能力还是他手下拥有这样天分或者兴趣的家伙,但是无疑韩馥的这项能力让李书实都有种想要将其收入麾下的冲动。
当然,绝对仅仅只是冲动,毕竟随着刘虞檄文的发出,就连韩馥自己也认为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哪怕是李书实愿意收留他只怕他还觉得李书实是另有图谋呢。
或许他也还会如同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那般,上演躲到厕所里用鞋带上吊的戏码吧。
不过这样一来却也为并州提供了至少在表面上还说得过去的借口,虽然让并州的部队去教训那些冀州表现不佳的太守、县令怎么看也很是别扭,可是借口这种东西本就是说得过去就好。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过是沮授代替韩馥向李书实许下的天花乱坠的借口,至于真实的情况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事实上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战争的迷雾总是迷人眼目。
君不见另一个时空之中公孙瓒就曾经被袁绍许诺共同出兵冀州后双方平分所得,结果呢?公孙瓒可以说是赔了弟弟又折兵,若不是刘关张三兄弟插了一脚,界桥一战公孙瓒输得会比当初他在辽西管子城的时候还要惨,更不要提后来做掉刘虞成为幽州王这样的美事。
只是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书实依然还是无法下定出兵的决心。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冀州这片土地事实上敏感程度并不亚于那些富饶的中原腹地,或者说这片土地对李书实的并州而言意义甚至超过了那看上去很富饶但是却又有些遥远的中原土地。
董卓之前为什么能够拥有与全天下诸侯对撼的实力,归根到底除了皇帝的权威之外,更重要的是原本在西凉苦寒之地锻炼出一支强军后又拥有了司隶东部不论是人口、兵员还是财富都极为丰厚的地区,这对西凉军的战斗力起到的何止倍增的结果。
如果不是董卓忙于处理洛阳内部的政治斗争,在南阳的攻取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从而错过了大好机会,那么以河南尹为中轴,南阳带动的荆州以及河内、河东带动的并州为两翼,再以此动摇原本就有些骑墙的徐州陶谦,或许那场轰轰烈烈的讨董之战都很难爆发――因为经过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区是否真的拥有对抗这样强大力量的能力实在是很值得怀疑。
之前曾经说过,刘秀能够争夺天下靠的便是以洛阳为中轴,以南阳和冀州河北之地为两翼,引天下英豪,从而进可攻退可守。而后又有窦融献河西五郡,从而有了争夺西北乃至压制西南的大好形势。其余之地虽然也并非不重要,但是却没有以上几地有此“咽喉”之效。
说过了刘秀的故事再来看看李书实这边。
并州的确是个起家的好地方,就好像益州一样属于四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北方还能够很容易的获得优良的战马,脸皮下限再少一点或许还能够获得大量的来自于异族的部队支持,哪怕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可是若要做一个土皇帝还是绰绰有余滴~
但是就如同你基本看不到统一天下的诸侯出自益州一样,身处并州的诸侯如果不想做一个土皇帝而是有志于天下,那么单凭一个并州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如果说困扰益州诸侯争夺天下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出那绵延不绝的群山进入到天下要冲的关中地区的话,那么对于困扰并州诸侯的最大问题便在于并州无法给予当地诸侯争霸天下所需的兵员和粮草,尤其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并州人口因为异族搔扰而大幅下降的时期。
所以哪怕到了隋唐时期,想要争夺天下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也要积极挺近关中地区,而也正是因为他们夺去了关中并将关中附近的形势稳定了下来,才让世人认可了其角逐天下的资格。
可是一旦并州与冀州结合在了一起,这些劣势就将不复存在,因为冀州作为大汉数得着的大州哪怕经过了黄巾之乱后人口损失颇为严重,但是依然拥有肥沃的土地并用这片土地养活着数量依然在大汉各地中属于中等偏上的人口同时聚集着大量的财富。
可以说只要李书实拥有整个冀州,那么其就将正式从一个偏安一隅的诸侯变成了足以争霸天下的那一位,而之后无论是自己的心态还是整个势力执行的政策都将会发生也必须发生巨大的变化,否则一只出头鸟董卓已经被打回了西凉,李书实如果输掉那结局只有更惨没有最惨。
那么李书实真的已经做好了迎接这种改变的心理准备了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哪怕李书实的脸皮锻炼的再怎么厚实,也禁不住回上一句“呵呵”。
虽然作为一位阿宅,李书实玩游戏的时候可以指点江山甚至激扬文字,甚至就算是那些角色扮演的s-rpg也往往会选择叛变或者**主君自立为王,俨然一副野心家的模样。
但是现实毕竟不同于游戏,游戏之中你有机会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在现实之中呢?哪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如同摩纳哥安道尔这样的国度能够至今屹立于地图之上又是经过了多少诡秘的血雨腥风,而那些不断成长的跨城市、跨地区、跨越国家的公司又有哪一个不是经历了起起伏伏的波折,最终能够存在下来的哪一个不是靠着几代时代精英们的努力。
更别说华夏土地上的政治态势一贯秉持着“胜者通吃”的原则,妥协在这里仅仅只是意味着“中场休息”时间的开始而非一个稳定构架的产生,也就是说一旦开工就没有回头箭,努力去赢得胜利,去找寻到那“遁去的一”是李书实唯一的出路。
他的手下固然拥有着一群不逊于任何一个诸侯的人才,但是真正决定本方势力最终能够走到怎样的高度还是要靠他自己的器量。君不见官渡、赤壁、夷陵这些都是极好的例子么。
他,能够负担得起这些人的未来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么?
发现李书实已经有些意动后,沮授并没有趁机增加对李书实的压力让他迅速作出决定。虽然这样或许可以让李书实在巨大的压力下作出某些错误的判断,从而让其获得更多的好处,但是因为担心李书实身边的程昱、贾诩这样智者的干预,同时也担心对方一旦回过神来在随后的行动中采取消极甚至是其他手段哪怕不利己也要损害己方。
所以沮授宁愿稍稍退上半步,用这样的态度向并州传达己方期待双方真诚合作的态度。
“虽然可以肯定沮公与此行必然是有所求,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程昱很明显注意到了李书实那略显意动的神色,而对李书实的这种态度程昱绝对是支持的。
从黄巾之乱中被李书实用手段胁迫到西河之后,程昱一直跟随在李书实身边也有数年的时间,可以说程昱几乎是全程跟随李书实经历了他仕途的全过程。
可以说到现在,程昱的身上已经打下了深深的“并州”色彩,同时就算是程昱自己随着参与的越深对并州军的认同程度越高,对并州未来发展和所能达到高度的期望也越大,毕竟并州的整体框架之中融入了程昱太多太多的心血,他也期望自己的心血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
只不过之前碍于李书实个人的态度,这样的想法只能默默隐藏或者暗地之中做一些小动作,可是因为贾诩、童渊甚至是阎忠这些“眼睛”的存在,程昱就算有心却也颇为无力。
可如今面对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看上去非常美味的“馅饼”,哪怕是之前一直表现的颇为克制的李书实也有些蠢蠢欲动的模样,可以说原本坚固闭塞的堡垒已经出现了一道清晰的裂缝。
这个时候程昱不趁机努力一番,那可就真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啊。
当然,事实上裂缝并非今天才第一次出现。
当初董卓将两河这块巨大的诱饵扔出来的时候李书实可以说并没有多做考虑便最终吃了下去,并因此与留在河北的关东诸侯的联军对峙数月并打了大大小小的十数场战斗。
只不过一来当时天下的焦点都在河南一带,两河这边属于第二战场,胜利固然可喜,但是失败也不会严重影响到讨董大局,更何况最终结果是不胜不败双方一直在僵持,所以没有能够持续发酵最终将更多的目光吸引过来。
至于这二来,则是因为两河虽然但看一郡的人口财富的确不愧是司隶的精华,加起来可以让并州的实力翻上两番。但是不论是河东的那场大**以及白波军的持续搔扰,还是河内长达一年的战乱(从董卓击败王匡一直到讨董联军解散),都对两河地区造成了不小的破坏,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世人多少低估了两河对并州所起到的倍增作用。
正如元首成功并吞了奥地利和捷克苏德台地区之后才真正有了并吞欧洲的信心和实力,才会在后来发动了对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乃至于法国的一系列战争。正是因为看到了获得两河地区对并州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李书实才会在对待冀州的问题上发生了巨大的动摇。
“你们难道就不害怕失败么?要知道你们现在都有了相当的地位,也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哪怕就算以后会出现一位强势的陛下,你们的才华依然不会被埋没……”
“哈哈!主公您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要知道在立看来,我们这些人就算主公的努力失败了也不过是返回乡党,就像主公说得那样以我们的才能就算重新做官怕是也很容易就能得到州郡中非常重要的职位。更别说如果能够成功,我们的功劳就好像汉初三杰和云台之将一般。反而是主公您,如果要是失败了却要好好考虑考虑您该如何自处,须知那样的话您可就位止封侯车不过一乘,马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能如现在这般。我们这样喜欢为自己考虑的人仔细思考后尚且并不觉得自己的未来会多么灰暗,所以哪怕很感激主公对臣等的关怀,却也会私下觉得主公实在是没有必要顾虑臣等的未来。”
“可是如果我失败了的话大可以跑到西域去,照样可以称孤道寡。可你们……”
“这不是更好么?既然主公与臣等都没有后顾之忧,又为什么不舍命搏上一把呢?”
“咦?原来还有这种说法啊,感觉自己以前纠结的东西似乎都有些不值得了。”
“我是不是应该说一句果然不愧是主公呢。不过如果主公能够有此雄心也是臣等一直所期望的,这样一来想必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之中也会更加有劲头吧。”
于是,当第二天再一次面对沮授的时候,话题迅速从“是否应该出兵冀州”快速转进到了“应该以何种方式进兵冀州”这个问题上,速度之快就算是早有准备的沮授也稍稍有些愣神。
总觉得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很有趣的事情啊。
看着在一边摩拳擦掌的吕布、张颌等人以及整体气氛都变得有些不一样的大厅,沮授觉得或许自己应该对之前的某些计划做出些许细微的调整――虽然这些调整本就在他的计算之中。
只是没过多久,沮授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没那么从容了,从慎重一直到冷汗淋漓,沮授觉得如果自己再在这间大厅内再多待上一会,或许自己未来就会短寿十年……至少。
对于李书实来说,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想法,但是在某些核心领域上他的想法依然不会改变,那就是――让那些比他更精通某一领域的家伙去做事吧,他在一边只有为其把脉守关就够了,顺便有可能再做一个后勤大队长,让那些天才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
于是,沮授所要面对的便不再是李书实这个在沮授看来似乎应该比较好对付的家伙,而是由程昱、贾诩等人组成的“谈判小组”外加吕布、赵云等人所组成的专门用来在一边摆pose放气势顺便在某些时候充当搅乱对手谈判节奏的“搅拌器小队”共同构成的忽悠的进阶模式――组团忽悠大队。
“那么授便代表我家主公在此与州牧大人立誓,共同对抗我们的敌人袁本初和公孙伯圭以及刘公山等诸侯。其中州牧大人派出五千人以‘义从’的名义暂时加入我军,我方对这支军队没有命令的权力,而是以我沮公与为监军,协调两方之间的行动。”
三天后,带着会谈的成果,沮授满心复杂的回到了魏郡。而与他一同到达冀州的,还有以赵云为主将,张颌、牵招为副将,梁天、张诲、贾逵为主要参谋的……义从部队。
但愿颜良和文丑甚至是高览再一次碰到老朋友的时候不会太过吃惊。
远在晋阳的李书实似乎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