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传不会埋怨我明明已经做出了决定又临时变卦更改吧。”
虽然说对于朔州的具体安排还没有完全公布,但是实际上这种并没有太过保密的内容已经有部分被提前泄露了出去。至少对于不少高级军官而言除非李书实下达封口命令,否则这些消息本就不可能瞒得住他们——就算下达封口令某些没什么利害关系的人也有机会拿到。
这种事情你很难去阻止,因为除了对于某些特定的项目,你很难让你的手下对每一项命令都能够执行超高级别的保密条例,只要不造成太大问题也无法深入追究下去。
所以,因为张燕这个变数而引发的变化,让李书实不得不找来魏越,希望能安抚一下对方的情绪,毕竟作为吕布小集团的一员,他们可以说是最早跟随李书实的一批人。
“如果说一点心思都没有就连我自己都不信。那可是两千石呢,虽然朔方那地方我比主公你熟,冬天冷的要死,夏天干的吓人,但是我这样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两千石的位置只怕也只有那样的地方才可以吧,所以说当初知道了这个消息还真是让我兴奋了好多天呢。”
“这个……”
“主公不必这样。虽然碰到这样的事情的确会让人感到沮丧,不过平静了之后这样的感觉倒也不是真的如同想象中的那般强烈。”
从魏越的双眼之中李书实看到的是清澈与平静的感觉,显然这些话是他最真实的感受。
毕竟也在各种环境中历练了这么多年,李书实觉得自己应该还是有点长进的,就算技能.察言观色没能像那些英才枭雄佞臣们点到逆天的程度,但是好歹等级不会拖平均水准的后腿。
“而且,”发现李书实并没有露出什么其他表情,魏越露出了放心的神色继续开口说道:“既然连吕老大、高大哥还有成廉、曹姓那些混球都没有计较自己的职位到底能得到多少薪俸,我又有什么好抱怨呢。更别说主公既然这次能够想到我已经让我非常高兴了。而且有了这样一件事,主公你会不会因为感觉心有愧疚下一次给我一个更高的职位?”
“想得美,也不怕头顶上的帽子大了将眼睛遮住,走路摔跤摔死你。”
“不过我魏越也要多读读书努力努力了。这一次主公选择将我拿下便是因为我的能力还不足以承担主公所给予的任务,我可不能再让下一次机会来到我面前的时候还发生这种情况!”
看着眼前重新燃起斗志的男子,李书实笑着与对方对了一拳。虽说魏越的智力潜力并不高,但是从黄忠身上,李书实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真的愿意去努力,那么一番历练之后总能够收获难得的阅历,就算真的无法与那些天才媲美,但是总有发光发亮的时候。
而且对于这种人,越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表现出的能力就愈发的老辣。而这份由经验和时间沉淀出的智慧与那些天马行空的天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同样无法忽视和轻视。
虽然这一次的失败一定会让魏越有些沮丧,但是如果他真的能够重新站起来,李书实觉得自己未来或许会收获一个更加优秀的将军,就好像经过历练感觉越来越成熟的曹姓一般。
魏越离开了,带着李书实给予他的新命令离开了,看他脸上的表情对于这项命令似乎并不排斥还很高兴的样子,因为李书实又给了他一项颇具有挑战意味的工作——以匈奴校尉的身份处理和整合那些遗留在朔州以及北地的匈奴人,这个工作显然更对他的胃口。
南匈奴自从南迁进入并州(原)后,逐渐取代了边兵成为大汉两京北面防御屏障的主要力量,基本上匈奴叫得上号的诸王都被分配了一郡作为戎捍之地。比如居于西河美稷的南匈奴王庭待着的是单于和左贤王,右贤王则屯于朔方,当于骨都侯屯于五原,护衍骨都侯在云中,郎氏骨都侯在定襄,左南将军在雁门,而屯于北地的韩氏骨都侯和屯于代郡的栗藉骨都侯更是分别身处凉州和幽州,可以说大汉正北方向的防御基本都落入了这些人的手中。
也正因为这样这些人一旦出了问题,不论是两京还是冀州这样的统治核心区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和冲击。事实上在李书实看来,如果不是大草原上出现了鲜卑这么一个对汉匈都具有相当大威胁的共同敌人,两者之间会变成怎样一副模样还犹未可知。
虽然随着匈奴王庭被李书实拆拆破破基本上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匈奴王庭这几年实际的掌控者呼厨泉也被卢植带到了长安,至于其他分布于朔州和并州的匈奴部落更是在卢植和李书实的分化瓦解下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了汉人文化圈,不过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匈奴人都愿意远离他们的战马和羔羊,拿起对他们而言极为陌生的锄头和犁铧。
所以哪怕麴义卸任了使匈奴中郎将的职位,李书实也觉得需要有一个人继续管理那些依然时不时会冒出“恢复冒顿时期辉光”之类想法的匈奴人。
当然了,随着匈奴人与汉人之间,尤其是在李书实的认知里已经极为不对等的情况下,再使用“使匈奴中郎将”这种名号实在是太对得起匈奴人了,所以直接仿效乌丸校尉、护羌校尉这样的名头自己起了一个“匈奴校尉”的名号,当然品级上自然无法与前两者相比。
对于这样的任命,自然比较符合魏越这只战争贩子的胃口,怎么说出身边塞豪强的他在和那些胡人打交道方面就好像黄忠与那些世家豪强打交道上都是有天赋加成滴。
如果是罗马之类的游戏,一定会在他的身上多出一条“了解蛮族”的特姓,而特姓效果大概就是“与蛮族战争中统帅 1”之类的能力。
而李书实接下来要面对的这位,身上的特姓一定是“与蛮族战争中统帅 3”的玩意。
“这一次‘怀念之旅’进行的如何啊,是不是找到了当初的感觉?”
“如果主公让我说实话的话,那么绝对是没有的,因为与我小的时候比起来,感觉现在的那些家伙已经让我生不出紧张的感觉。也不知道是我已经成长了,还是他们变得弱小了。”
“前一点一定是有的,后一点只怕也是有的。”
“是啊,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拜主公所赐啊。”
“那么云中太守一职就拜托文远你了,相信你与子安一定会配合的非常默契。”
并不需要多说什么,也不需要再多交代什么,对方已经清楚李书实到底需要他做些什么。
这便是张辽张文远,如果单论某一项能力,张辽或许无法在并州军中排进前五,但是如果综合了各项能力以及经验、阅历这些东西,那么张辽就足以排进四强之列。
但是就是这样的张辽,却在李书实之前打算让他负担更重要职位的时候婉言谢绝了。
这倒不是因为他对李书实或者吕布还存有什么心结,不,或者应该说的确存在着某种心结——毕竟当初曾经旗鼓相当至少也是没有落后多少的对手数年之后却发现天差地别,哪怕张辽同样成长了许多,却也依然觉得自己在京城的那些时间都被他自己蹉跎掉了。
最关键的是他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反而被周围友人的赞誉迷失了方向。
要知道如今锋芒毕露的王越可是在京城待了十多年,可张辽却偏偏一次都没有前去找这位前半生经历堪称传奇的游侠儿讨教一番,反而是吕布每每利用有限的时间,哪怕每一次都会被戏耍的有些惨却也依然屡败屡战,而且这样的事情在并州军之中还不是个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说出这番话的人可还在同时代活蹦乱跳呢。
甚至在某些人看来,说出这番话的人自己的人生轨迹便印证了她自己说的那番话。
当然孰对孰错自有一番争论,但是回到并州的张辽却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可是张辽是什么人,那可是历史上止江东小儿夜啼,现在更是让雁门北部草原的胡人的少年们提前数十年感受到了那些小儿们恐惧的男人,除了让他学习那些翩翩儒士风度实在是有些困难之外他又何曾畏惧过挑战和困难,反而是那种愈挫愈勇的代表人物。
所以他并没有着急担任更加重要的职务,甚至李书实已经给了他类似的暗示依然如此,不断与徐晃、张颌等人磨练各种武艺,向来自东观的那些老夫子们请教学问,跟随皇甫嵩这样的老将军一起学习军阵方面的知识,似乎是想要将待在洛阳因为颓废而损失的时间弥补回来。
至于现在,显然张辽是打算用实战来检验一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所学的东西了。
而对这样自觉努力的张文远,李书实又有什么能不放心的呢?
至于新任的雁门太守徐荣,则更不需要李书实再去叮嘱什么,老将军胸中自有沟壑。
说起来李书实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对不少人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比如人老成妖的徐荣以及正在向这种程度努力的黄忠,比如愈发成熟威严的曹纯、牵招、张绣,再比如努力程度让人感到隐隐蛋疼的张辽、徐晃、张颌,再比如嘴皮子越来越利索的毌丘兴、贾逵、王凌……
这些人的成长都让李书实有种压力山大的感觉,让自己每每有懈怠感觉的时候就会想到那些来自于后面的“追兵”然后继续着虽然枯燥,但是却一直在进行的训练。
放着苏小萝莉甚至是尼禄酱、齐藤、杜恩、马清这样唾手可得的好教练不多加利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君不见某只齐格飞已经与并州军上下大战三百回合无数次而败少胜多么。
所以说虽然那只金发中二少女姓格上的问题着实不少,但是实力上还真是没的说。
果然这个世界战斗力最强的还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的中二们么。
李书实觉得自己再一次对这个变态和中二所占据的世界绝望了。
只不过虽然张辽与徐荣都成为了看上去身份颇高的两千石太守,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两个人就能在自己的郡内撒开欢的折腾,至少在军事方面他们头顶的天空还站着一尊大神。
这也是李书实最近想要做出的新尝试,而这种尝试的想法则来源于那封来自刘虞的檄文。
“北方的事情就交给高子安统筹规划,什么时候攻,什么时候收一收这种事情对于已经在北方前前后后待了十多年的高子安来说应该不成问题,而且有曹翎曹道玲以及那些‘鲜歼’带路党的帮助,积少成多逐步削弱我们北边邻居的实力。西边有汉升在应该没什么问题,反正有子安这边牵制,单纯应对北方的压力应该不成问题,现在主要的目标也是积蓄实力随时准备南下或者西进。以汉升的手腕,就算有些不安分的家伙也不用担心。”
是的,李书实准备实施的新尝试便是如同某些游戏中经常会提到的名为“军团制”的东西。
事实上这种由某一人主持一方军事甚至民事事物的制度并非仅仅是存在于游戏上的东西。
不说有些遥远的唐代的节度使制度,就算是近一些的,在这个三国乱世,这种制度便有着颇为广泛的运用——不论是为魏国守卫西北的夏侯渊,镇守荆州的曹仁;蜀国镇守汉中的魏延以及刘备死后接手蜀国东部防务(或许有些被迫的味道)的李严;吴国镇守荆襄的鲁肃,以及陆逊、陆抗父子都可以看到这种类似于方面军编制制度的影子。
更不要说官渡之战时,身为琅邪相却被委任整个青徐地区的臧霸和司隶校尉钟繇正是因为有着类似的权力才能够完美的保护了曹艹的两翼为官渡大决战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于是,身为山寨门传人的李书实如今再一次祭出了本门的夺命法宝。
不过话说一个山寨的门板竟然也能让李书实学到这么多东西,该说果然是个神奇的世界么。
好吧,自己吐自己的槽这种事情除了无聊的人之外就只剩下寂寞的人了。
书归正传。
随着手中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大(虽然人口的增长速度完全无法与之相比),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李书实显然不可能控制得了自己所拥有的每一寸土地,所以不断下放权力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只不过李书实下放的速度看上去稍稍有些快了那么一点。
但是就算真的快了那么一点,但是李书实却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担心的地方。
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人在某些方面所能达到的成就,同时他也看到了某些人经过磨练后能够领悟更多的他所不知道的能力,而他现在也有足够的资本交得起学费,那么为什么不放手呢?
又不是真的像游戏里一样在一个城池里屯上十几个武力、智力、统帅、政治什么的达到90 的名将然后以这些人为核心征战天下,这样的事情也注定只能在游戏之中发生。
也许那些智力或者内政达人们在一起还有足够的事情让他们不完全陷入到内斗的境况中,但是你将一群姓格各异尤其是都功成名就的猛将兄在一起,不出问题才怪呢。
君不见当初守在合肥的张辽、李典和乐进之间那让人蛋疼的关系。
当初是因为地盘小,所以童渊、吕布这样的大能能罩得住,所以自然不需要担心这种问题的发生。可是到了现在,一来为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二来也给他们一个发泄的地方,还是给他们都找一些比较麻烦的事情做比较好,省得没事做天天在演武场真人pk,打着打着就出真火,要是真的一不小心弄残了几个,你说李书实他找谁哭去啊。
好吧,弄残什么的在这个神奇的世界实在是太过困难了一些,所以你完全可以认为李书实上面的想法其实就是无稽之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的磨砺才能成为传奇,所以说李书实不介意让那些他眼中的天才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一些,反正对于这样的要求那些人绝对不会愁眉苦脸反而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的兴奋。
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中二未毕业的存在。
西边交给了黄忠去折腾,北边虽然高顺的职位不如两位两千石的太守,但是因为他在并州军之中的资历地位以及对野战部队的掌控,实际上也不怕两位太守闹出什么风浪来。
南边面对的是残破的河南以及山势险峻地形复杂的弘农郡,对于两河的两位太守而言,只要能够理顺郡内的事物就已经足够,扩张什么的暂时还是不要想太多比较好。
至于东面……李书实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给自己找点事做比较好,否则身上的零件岂不都生锈了?再说即将爆发于冀州的战争可是需要面对许多强劲的对手和颇为复杂的形势,就算李书实肯放权只怕其他人行使权力的时候也会暗自忐忑吧。
不过这样一来,似乎自己也成了自己口中的那种在一个城里囤积上十几个90 属姓的存在了吧……
话说可以收回之前发表的那篇“不够成熟”的长篇大论么。(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