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收复华北的冲击波,不会很快消散,国共双方对待这桩大事件上的态度,也是冷热不一,总体而言,.在这件事上的态度,要比国民政府积极热情得多,民间的热情和兴奋程度,甚至要超过国共两党。
.领导人.给唐秋离的贺电,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之后,博得了国内民众和舆论的一致好评,对于收复华北这桩足以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领导人以对政治敏锐的嗅觉,对时局洞若观火的把握,娴熟的斗争策略,高超的处理方式,在争取民心上,又领先重庆国民政府一筹。
民间舆论对蒋委员长的评价,持批评态度的居多,身为国家元首,对收复国土、驱逐侵略者这件大事上的冷淡态度,让国民政府再次失分,也对蒋委员长有更多的失望,民间的种种议论,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汇集到蒋委员长哪里,把他至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民心所向,关系到个人在民国的影响力问题,虽然蒋委员长对民心一项不大在意,可处于抗战的非常时期,民心足以改变历史走向,他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经过与高级幕僚们商议之后,于七月十日,拉上汪精卫,以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发布命令,“鉴于唐秋离将军,在收复华北国土战斗中,表现出的卓越指挥艺术,立下的赫赫战功,于国于民均功莫大焉,国府和军委会,经过慎重讨论,实授予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前敌指挥部主任唐秋离一级上将军衔。”
命令中,还应国民的一致要求,授予唐秋离一等宝鼎勋章一枚,一等青天白日勋章一枚,这就意味着,唐秋离的肩章上,又可以加一颗星,成为了民国政府军界中,唯一与蒋委员长并列的仅有两位陆军一级上将之一,真正站在民.界的最高峰,四颗金色将星,在后世那可是大将军衔。
唐秋离自然是乐得接受,也许是年轻人的那一点儿虚荣心作祟,他对自己肩上四颗将星的事情,比干掉一个师团的日军还要重视,换上崭新的一级上将军服,在大镜子前左右照了几圈儿,肩上四颗闪光的将星,配上挺拔的身材,心里那个美气,随后,军事委员会发来一封专电,请唐副委员长提交一份收复华北有功人员名单,军委会酌情晋升军衔。
这是好事儿,部队扩大之后,各兵团司令官和各旅旅长,还大多是原来的军衔,有了这个机会,往肩膀上再加一颗金星,也是对他们战功的一种认可,唐秋离提交了一份长长飞名单,各兵团司令官,一律为中将军衔,旅长均为少将军衔,其中,他特别提到了山虎,师部警卫大队是团级编制,此次破格,一定要授予少将军衔,让自己的好兄弟,也当上将军。
高兴劲儿过去之后,唐秋离仔细琢磨一下,感觉这里面的事情不简单,蒋委员长最先的贺电态度冷淡,隔了几天之后,又慷慨来个军衔大派送,而且命令中,对自己的评价,显然要高出第一次,绝不是什么良心发现,而是迫于舆论的压力。
更主要的,蒋委员长想要通过此事告诉国人,甭管你唐秋离立了多大战功,还得我蒋某人承认,我是正统,唯一代表中华民国的人,你唐秋离始终是我的部下,至于汪精卫,那是被蒋委员长拉来打大旗、充门面的,想到此处,对于身上的一级上将军服,也不那么看得十分重了。
接到重庆国民政府命令后的第二天,又接到梅婷和梅雪来自定边的电报,姐妹俩在一个营的兵力护送下,没有任何危险,已经安全抵达定边,请勿挂念,唐秋离倒是奇怪了,从太原到定边,也不是很远,怎么十余天才到达,而且,中间没有一封电报,不知道自己急得坐卧不安?
去电报询问,才搞清楚状况,梅婷和梅雪姐妹俩,谢绝了蒋百里老将军安排的一个团兵力护送的计划,只带着一个营,正好,蒋百里也要赶回定边军事学院,一路同行,从太原启程后,没有直接回定边,而是绕道晋北朔州,在偏关渡过黄河,经鄂尔多斯、榆林、靖边回到定边。
这是梅婷的主意,顺便考察一下民情、民意,和地理风貌,蒋百里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欣然应允,一老两少带着一营兵,施施然绕个大圈子,沿途游山玩水,逢到村镇就住下,历时十几天时间,行程近千里,才回到定边。
唐秋离看着电报,惊出一身冷汗,暗自埋怨蒋百里,梅家姐妹少年心性,贪玩儿也就罢了,您老人家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跟着凑热闹,晋北的朔州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情况比较复杂,日本人在两地的潜藏势力还没有彻底根除,尤其是鄂尔多斯属于民族地区,受外蒙古闹腾独立的影响,对国民政府的敌对心理比较严重,要是日本特务来个埋伏暗杀什么的,出现危险,自己还不心疼死,尤其是梅婷的肚子里,还怀着自己的孩子。
他亲笔给梅婷和梅雪写了一封信,大发雷霆,勒令姐妹俩,没有他的允许,不得出定边半步,任何行动,都要经过自己的允许,梅婷安心静养,梅雪回到军事学院,继续未完成的学业,还给定边特勤局局长刘闯山发去一道密令,对梅家姐妹俩,采取特级保护措施,出现一点儿问题,唯你刘闯山试问。
梅婷和梅雪在家里看完唐秋离满篇威胁语气的信,笑得花枝乱颤,不但没有生气,心里到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油然而生,心爱的男人这么重视自己,有被关心的感动,唐秋离也是害怕,他总觉得在天津一晚,那个梦不是什么好兆头,失去了一个恋人,梅婷和梅雪不能再出现任何危险。
国内对于收复华北大力庆祝,举国欢腾,国际上,也对这场事关中日战争前景的大战,颇多评论,英国《泰晤士报》写到:“发生在远东中国华北的这次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人们对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前景的固有看法,”美国《华盛顿邮报》写到:“日本人尝试全面占领中华民国的计划,遭到惨重失败,中华民国政府军所表现出的战斗力,让人难以置信。”
法国的《自由法兰西报》评论到:“毋庸讳言,日本人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中华民国出现一位传奇将军,成了日本人的恶梦,”德国柏林元首府,希特勒对他的机要秘书说道:“马上去电报给我们驻华大使,要搞清那个叫唐秋离的中国将军的所有资料,”这是唐秋离第一次走进,这位被当时的德国人视为救星的元首的视线里,并深深扎下根儿。
也许,此时的希特勒在考虑,倘若德意志帝国需要在东方有一个盟友,中国人显然比那些只配在海边打鱼的日本人要强得多,中国人是特殊的、优秀的有色人种,让一贯强调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彻底的种族主义者希特勒得出这样的评价,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大概开始于一战结束之后,那时还是个失业者的希特勒先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穷困潦倒、衣食无着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无私的东方式的关怀分不开,纵观希特勒在二战期间的表现,对其他种族尤其是犹太人,杀起来毫不手软,对中国人却是另眼相看。
不但提供大量的对华军事援助,大量招收中国留学生,派高级职业军官帮助国民政府训练军队,甚至亲自参与指挥作战,还帮助当时的民国政府,沿着长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工企业,使其成为八年抗战的坚强后盾,淞沪之战时,蒋委员长就是拿出了全部德式装备的中央军,与日本人死磕。
所谓的“结下善因,必得善果,”一户中国家庭的善良之举,恩泽了在德国的所有华人,中国人的善良,有的时候,让人感动,而日本人却不明白这一点,到那都是一副暴发户、土财主的嘴脸,着实令人讨厌。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世界.人的老大,正在对苏联远东军事情报总局的几个头头交代任务,“想尽一切办法,要搞清楚这场战役双方的损失和装备对比情况,以及双方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搞清楚这个叫唐秋离的中国将军的身份背景,搞清楚如果他取代了日本关东军在满洲的地位,对我国的西伯利亚以及外蒙古的威胁,是否大过日本人?”
斯大林的话,就是命令,在普通人眼里,无非是一场战役的胜负问题,可在斯大林的眼里,首先想到的是,在苏联边境,倘若出现一个比日本关东军还要难对付的对手,苏联应该如何应对,他很清楚,俄国在历史上,对中国欠了多少账,不但是他,就连他理论和行动上的老师列宁也知道。
他自己又亲手欠下多少新帐,比如外蒙古,如果有可能,与日本人瓜分中国,他也是很乐意去做,斯大林要摸清唐秋离的底细,为苏维埃的利益做打算。
(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