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都市 > 花开美利坚 > 第1011章 下世纪的计算机

花开美利坚 第1011章 下世纪的计算机

作者:叫我神灵大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4 04:12:46 来源:香书小说

蜂巢实验室。

“神经反应正常。”

修复蛋白的存在,让一切的研究,都变得简单了起来,特别是在人体生物科学上面,更是有了史无前例的超级进展。

直接研究人体,当然是一种禁忌了,人体试验是惨无人道的。

但是在修复蛋白和更迭蛋白的作用下,这种研究却能够有完全不一样的成就。

不仅仅是能够让器官保持活性,甚至可以让器官在离体之后依然正常运行,这就给了研究一大便利。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人体科学的水平,甚至都能够达到21世纪的程度了,如果拥有了21世纪的科技,凯瑟琳甚至认为,现在的人体科学将达到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程度。

而这个时候,一种在曾经的世界几乎没有研究的新技术,现在也在这里开展。

――神经计算机。

或者说,生物脑计算机。

神经计算机,是模仿人的大脑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以逻辑处理为主的第五代计算机不同,它本身可以判断对象的性质与状态,并能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它可同时并行处理实时变化的大量数据,并引出结论。

以往的信息处理系统只能处理条理清晰,经络分明的数据。而人的大脑却具有能处理支离破碎,含糊不清信息的灵活性,这类神经电子计算机将类似人脑的智慧和灵活性。

――这只是计算机上面的定义而已。

相反,利用神经元模拟计算机的功能……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而这个,就是蜂巢实验室正在开展的研究之一。

人脑有140亿神经元及10亿多神经键,每个神经元都与数千个神经元交叉相联,它的作用都相当于一台微型电脑。

人脑总体运行速度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

用许多微处理机模仿人脑的神经元结构,采用大量的并行分布式网络就构成了神经电脑。而同样的,神经也可以模仿机器,然后得到大量数据。

或者,直接用神经来处理信号。

在神经电脑的概念中,神经电脑除有许多处理器外,还有类似神经的节点,每个节点与许多点相连。若把每一步运算分配给每台微处理器,它们同时运算,其信息处理速度和智能会大大提高。

神经电子计算机的信息不是存在存储器中,而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网中。若有节点断裂,电脑仍有重建资料的能力,它还具有联想记忆,视觉和声音识别能力。

这些都是模拟人脑来做的。

而且这不是天方夜谭。

这个研究甚至不需要到21世纪,在原本的世界,日本科学家已开发出神经电子计算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在1.5厘米正方的硅片上可设备400个神经元和40000个神经键,这种芯片能实现每秒2亿次的运算速度。1990年,日本理光公司宣布研制出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神经lst”。这是依照人脑的神经细胞研制成功的一种芯片。它利用生物的神经信息传送方式,在一块芯片上载有一个神经元,然后把所有芯片连接起来,形成神经网络。它处理信息的速度为每秒90亿次。

富士通研究所开发的神经电子计算机,每秒更新数据速度近千亿次。日本电气公司推出一种神经网络声音识别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人的声音,正确率达99.8%。

美国研究出左脑和右脑两个神经块连接而成的神经电子计算机。右脑为经验功能部分,有1万多个神经元,适于图像识别:左脑为识别功能部分,含有100万个神经元,用于存储单词和语法规则。

甚至不仅仅只是应用于这些领域而已,在21世纪的纽约、迈阿密和伦敦的飞机场已经用神经电脑来检查爆炸物,每小时可查600~700件行李,检出率为95%,误差率为2%。

神经电子计算机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它能识别文字,符号,图形,语言以及声纳和雷达收到的信号,判读支票,对市场进行估计,分析新产品,进行医学诊断,控制智能机器人,实现汽车和飞行器的自动驾驶,发展,识别军事目标,进行智能决策和智能指挥等。

在硅片上模拟人的大脑,虽然最终的神经细胞只有蚂蚁的思考水准,但总算迈出了机器生命的第一步。

有人把大脑比作颅腔里装着的一碗粥,一碗重约3斤的粥,它消耗了摄入氧气的20%还造就了人类独有的灿烂文明。当然,这碗粥究竟是怎么工作的,一直是个谜。

18世纪以来,人们更愿意认为大脑是一台精密仪器。大脑拥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它们之间的连接可能会超过1000万亿个。这种复杂程度超出了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以至于有人说:“如果人的大脑简单得能够让人理解,那么人一定会愚蠢到不能理解自己的大脑。”

这么说未免有些悲观。如果仅需要运算,不一定非得靠大脑。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智能就有思考的能力,以至于电子计算机的奠基者之一阿兰。图灵乐观地预测,当人类迈进21世纪的时候,计算机应该就具有了和人相当的智能。

当然这句话现在看起来更像痴人说梦,虽然ibm计算机“更深的蓝”早在1997年就战胜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但那台机器脑袋依然只能凭借庞大的存储和飞速的计算,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思考。

计算机现在已经以人类远远不能企及的速度和精确性,实现了原本属于人类思维领域的大量任务,从最复杂的计算到最逼真的模拟,甚至到“写诗”和“作曲”。

而反其道行之呢?

神经是怎么进行“思考”的呢?

首先,显意识把认知主体当前正在积极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课题,作为“指令性信息”输送给潜意识。这是灵感发生的前提,潜意识推论活动就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这种指令性信息,不管是以光波、声波、压力、温度等形式出现,还是以形象、语言、概念出现,都一律转换成生物电流脉冲信号,并通过神经纤维传给右脑。

换句话说,不管怎样的信号,都是将可以转化为电流脉冲信号的。

而这,是可以被模拟的。

换句话说,这就是相对于电子计算机的“输入信号”。

然后显意识把“指令性信息”传给潜意识后,由于自我意识的强烈要求,使形成的电脉冲信号的时空分布呈现“光亮”(比平时强烈得多的)信息,从而促使新输入知觉信息与已有经验信息之间的同构活动加快,也使右脑神经网络功能的重新建构配合更为默契,由此得到潜意识推论后的“新信息”或“良好图形”。

第二步整合的结果又反馈到显意识。显意识对反馈信息常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形式进行综合分析。鉴别后如不符合要求,则又以新的指令性信息输送给潜意识。

如此往复多次,一旦合目的的推论结果涌向潜意识,而人,就得到了一个自己的结论。

而这,就是电子计算机中cpu处理电子信号的方式了。

然后,人会根据得到的结果来行动,这就是“信号输出”了。

人脑究竟能够做什么呢?

打个比方吧,如果一个人想要用电脑,将某一幅图里面的人物给“抠出来”,这个人首先给拥有一台高性能计算机,然后要有photoshop这样的软件,最后再利用软件来“抠图”。

但如果人脑能够将图像直接输出的话,那就可以省下这些步骤了,这个人如果看着这图里面的人物,瞬间便能够将其完全识别出来,这图就出来了,然后,人脑还能随意的对图片进行“修改”,最后输出,便能够得到完美的图像了。

或许,这个能力和“脑补”有些类似。

但是这,就是生物脑计算机真正能够做到的事情。

如果现实里面有这样一台计算机,那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即便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超级计算机也依然没有得到人脑计算速率的1%。

当然,这其中是有区别的,人脑不可能去计算加减乘除之类的,而是在逻辑运算和思维能力上面。

人脑不用根据生硬的计算来得出结论,而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

当然,现在也不可能使用人脑,在发现修复蛋白对猿类有作用之后,他们使用的,就是灵长类――例如猩猩的大脑,这些大脑同样也具有神经元系统和结构。

而这样的脑,就是生物脑、神经性计算机的契机。

一切,都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

……

(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