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元看中的这件胡俑为匈奴人特征。
其头部雕刻细致神态逼真,肩部较平整,刀法简练传神,为东汉时代圆雕艺术珍品,被山东博物馆收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与黄帝至夏代的薰鬻、商代的鬼方、西周时的猃狁等族有着一定渊源关系,战国时始称匈奴。
匈奴长期在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战国后期,匈奴进入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利用匈奴人生性好斗、善于骑射的特点,经常率骑兵南下掠夺燕、赵、秦三国人民。
当时,三国各自为政,又忙于兼并战争,所以对匈奴多采取守势,在北部边地修筑长城并派军戍守。
秦统一六国后,为解除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征战匈奴,取胜后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
秦汉之际,匈奴昌顿杀父自立为单于,昌顿在楚汉战争中,向东攻破东胡,西边赶走大月氏,侵入西域,向北征服了丁零、坚昆等部落,南下并了楼兰、白羊。
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拥有骑兵30万,势力十分强大。
西汉初立,百废待兴,面对匈奴的侵扰,刘邦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批的丝绸、粮食和酒等,并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侵扰。
此后七八十年间,汉对匈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
但这种政策是在匈奴强兵压境,西汉无力反击的情况下实施的,并不能阻挡匈奴贵族对汉王朝的不断骚扰和掠夺。
汉武帝时,终于“财阜有余,士马强盛”,所以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汉朝对匈奴进行了13次反击,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次,这3次战役,西汉军队大胜而归,匈奴损失惨重被迫向西远徙。
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又强大起来,匈奴奴隶主控制了整个漠北以及西域和东北地区。
公元46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其中南匈奴分居在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等地,向汉“奉藩称臣”。
而北匈奴则退居漠北,汉明帝时又一再侵扰汉地,仍然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公元89年东汉王朝派窦宪、耿秉率军,大败北匈奴于稽落山,并追至燕然山,匈奴人81部20余万口归附。
公元91年,汉将耿夔又大破北匈奴于金薇山,在东汉的连续打击下,北匈奴奴隶制国家灭亡。
为了庆祝胜利,汉军曾沿途雕造胡俑像,以示功绩。
这件胡俑造像跟张天元印象中发现于青州西南瀑水涧的那件非常相似。
按形制,它是汉朝墓葬上的立像。
虽然墓葬已不复存在,但墓主一定是参加过汉匈之战并得胜而还的功臣。
且胡俑形制巨大,是至今东山省发现最大的胡俑像,所以墓主人的地位和级别是相当高的。
整个造像雕刻娴熟,雍容大度虽然经历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但仍默然屹立,仿佛历史的见证,把我们带进那古老的岁月和金戈铁马狼烟烽起的汉匈战争中。
只可惜那东西发现之后,公立博物馆都抢着要了。
他神罗博物馆肯定是别想得到的。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他苦找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在美国旧金山宝华街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店里面发现了。
虽然这东西谈不上绝无仅有。
但是对于一个私立博物馆来说,拥有这种东西,那也绝对是一种象征啊。
他能不高兴吗?
“这东西多少钱?”
张天元问道。
“给两千美金算了,反正这个也是别人寄卖的,要价本来就不高,你喜欢就拿走吧。”
听到这个报价,张天元觉得自己还真没必要压价了。
本来他担心对方狮子大开口来着,一开始根本就没敢把注意力往这件东西上放。
但是现在看起来,他分明是想多了。
对方好像根本就不怎么在乎这东西。
“多谢了老先生。”
张天元笑了笑,赶紧付了两千美金,也没要什么打折,好像生怕对方反悔似得。
“那东西难不成是法器?把你紧张成这样子了?”
王老先生笑着问道。
“不瞒您说,我首先是个古董收藏家,风水师只是我的兴趣爱好而已。
这个东西不是什么法器,但在我眼里,它比法器还要值钱。”
张天元感慨道:“祖国微弱的时候,被列强把各种东西抢了出去。
如今国家强大了,我个人也有点钱,就希望能略尽绵薄之力,把这些东西能带回去的,就尽量带回去。”
“没想到你这小伙子倒是有一股难得的热忱啊。你等等,我这里还有一件东西,你看看,好的话就拿走吧,不好的话留着。”
王老先生对古董并不算精通,他更擅长的显然就是风水法器。
今天遇到有缘人了,自然有好东西,就想拿出来。
王老先生拿出来的这件东西,张天元一看就觉得相当喜欢。
这是一件黑砂寿星壶,壶通高15.5cm,壶宽20.5cm,底径12cm,口径11.5cm。
壶体黝黑如漆,素洁规整,圆融大气,端庄敦厚。
直颈高挺,上下沿起凸线,与凹嵌的壶盖呼应。
二弯流紧贴壶身,修长而有力度,壶嘴端呈六角形,壶嘴内壁有七个出水孔,盖上印章与一般寿星壶无异。
但其底部钤有满、汉“豫丰”两种文字的方形阳文印记、壶肩部的软提梁把座外钤有阴文楷书“金廷”两字,惜原配的铝质提梁已锈蚀断裂。
显然,它是清末民初宜兴阳羡制壶高手施金廷的杰作。
施金廷,宜城丁山人,是宜城现代制壶名家施小马的爷爷。
他曾受雇于“豫丰”公司,尤善制作寿星壶,其手工制作的寿星壶风靡华夏,尤其受到北方茶馆(客)的青睐。
“豫丰”为清末至民国紫砂陶器店号,由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创立,总号设在津城,故产品主要销往北方。
早期所用印款为“鼎裕”,民国始用店号印款“豫丰”,印款为葫芦图案,中间有“豫丰”二字。
豫丰紫砂陶器店经营品种丰富,有名家紫砂壶,也有百姓日用的大型粗壶,还有缸盆等日用器物。
(三七中文 et)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