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逆流伐清 > 第三十五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

逆流伐清 第三十五章 近代化,胶东稳固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3:42:36 来源:香书小说

拥有铁一般的强制性绝对纪律,以及大量的日常训练;有着用线式战术作战的,强调火力输出的步兵;能够实现步、骑、炮三军的良好协同。(.

当然,如果不是那么严格的话,满足前两点其实就已经是近代军队了。也就是说,明军因为武器装备的更换,粮饷的足额供应,以及一直以来的诸般条例,完善的监督部门,长久以来胜利的鼓舞,已经可以算是非常接近近代化军队的标准了。

这也是几年来长久保持的结果,如果横推猛打,迅扩军,战果或许更大,但却难免鱼龙混杂,兵多却难保证战斗力。

按照统治区的人口比例,两千万以上的数量,明军总数不过三十万,并不算是大幅度的动员。朱永兴的观点就是走精兵路线,用足额的粮饷和优厚的待遇,供养绝对能战、敢战的部队。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在限额限量的要求下,明军各部对裁弱补强的措施便能够持续实施。谁不想自己的部队人强马壮,谁不想手握强军、建功立业?

而勋分退役制,也给那些希望借当兵挣家当的人们一个宽松的选择。打仗杀敌积勋分,垦荒屯田积勋分,修筑水利积勋分,缴获物资积勋分……只要勋分够了,你便能光荣退役,领取田地过那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当然,也有那积功成为军官,想再晋升的人们的存在。这更好,爱军习武是出于对自己所选择职业的热爱,也就为日后要实行的军官职业化打下了基础。

相对的,明军的纪律随着宪兵、军法处的职权扩大而越来越严明,想混粮饷却又油滑怯战的空间被压缩得几乎找不到。而对不尊号令、怯战退缩等等的处罚,则更为严厉。可能被军令处斩不说,所有的待遇也一概取消,甚至家人也会因为被摘除军属门牌而遭到白眼和歧视。

换句话说,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自己在军中的表现,也关系到家人的荣誉和生活。因为他们同样也因为军属身份而受益得惠。

在训练上,大明边军是五日一练,戚家军是三日一练,明军各部目前都能达到戚家军的水平,甚至有几个军能达到一日一练。这也是走精兵路线的好处,能够保证伙食的数量和质量。要是连饭都吃不饱,或者十天半月不见油水,五日一练也不是体力所能承受的。

时间对于满清来说要争取,而朱永兴在囤积大反攻所需的粮草物资的同时。也期望明军能够在这段时间里变得更加强大。当然,小战不断,以战代练,这是必需的,也能给清军施加持续的压力。

在明清两方各有心思的情况下,议和便成了拖延时间的最好办法。谈判嘛,就是扯皮,清廷使者两三天便派回信使请示汇报。明廷这边则漫天要价,不断加码。

以两淮为界?好象不行!万岁有言。山东百二河山不可轻弃,当界河间耳!

荆襄地区以汉水划界?不好吧,我军已经占领汉水以北的一些地方,难道要拱手相让?

重庆地区以长江分隔?这怎么可以?我军已据蜀地大半,长江亦是我军水师之天下,以汉中为界最为适宜。

…………

在讨价还价的扯皮谈判中。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双方似乎在表示诚意,战线上没有大的战事,但没有人认为已经可以放松警惕了。但在拖延中,对谁更有利呢?

清廷想收缩战线。这是已经确定的战略方针,但他们想用决意放弃的地盘与明军作交易,自然不能在谈判未达成协议时自行退出。也就是说,他们能撑着,耗着。

明廷绝不会真正的议和,朱永兴要的是彻底的胜利。所以,谈判争取到的时间对稳固山东占领地,以及囤积足够的物资,加强各部的军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

天是那样的蓝,日光是那样的明媚,就象这片景色终年在被夏日的风光笼罩着。茸花在飞上飞下,热气在菜叶上跳着舞,四面八方都洋溢着一种柔和的不识不知的嗡嗡声,好象是灿烂的分秒喃喃地在天与地之间举行着宴乐。

胶东文登,**师的训练驻扎地。一万两千名士兵已经招募满员,三顿饱饭,饷银足额,待遇优厚,对于处在艰难困苦境地的百姓来说,吸引力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不是要求定编定员,如果不是对身家清白有要求,恐怕会重演历史上于七起义时人群汹涌的场面。

而明军占领区的面貌在这两个多月里也生了巨大的改变,分田分地,虽然并不是马上就是自己的,但给了百姓希望和盼头,又有运来的赈济粮,人们劳动的热情便高涨起来。

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只要能赶在冬季前收割的,便尽数补种。大大小小的船只也被从南方拖载而来,租赁给渔民,和水师一起,恢复了禁海之后的捕捞,为军队和百姓提供副食。反正,只要能吃的,有助于缓解物资压力的,能够尽快稳定民心和统治秩序的,都在被采用之列。

“大人,您再去文登城,估计要吓一跳了。”杨衍锋刚从文登回来,便感慨地对于七说道:“干净、整洁,让属下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七淡淡一笑,说道:“我有这个预感。与顾大人闲聊时,他曾说过,今上最看不得城市又脏又乱。若是本地提拔的,或许不知道这个关窍。可现在的地方官都是从南方调来的,岂能不知?”

“原来如此啊!”杨衍锋恍然大悟,说道:“怪不得一上任,便动员百姓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属下还以为这位县官有洁癖呢!”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于七摸着胡茬若有所思地说道:“万岁也最见不得当兵的祸害百姓,这一点,顾大人曾反复提醒过。所以,你我要谨慎小心,莫要姑息牵就,以免引火烧身啊!”

...........(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