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都市 > 崇祯:重征天下 >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扬州慢

崇祯:重征天下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扬州慢

作者:饱吹饿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4 03:31:07 来源:香书小说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阙《扬州慢》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所赋,咏的是昔日名满天下的古城扬州,在金兵南侵后的萧条破败景象,其情凄婉,寄寓深长。

孙地科不酷后恨战月技太战

扬州古称广陵维扬,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向为吴地之繁华所在,历经东吴两晋南北朝而长盛不衰。到了隋代,隋炀帝杨广未登基之前,曾做过九年的扬州总管,期间倾力发展扬州,以为自己日后继位的根基。

登基之后,杨广又举全国之力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与长江正是在扬州交汇。自此,南来北往的客商货船如同过江之鲫,扬州更是盛极一时,比起长安和洛阳,亦是不遑多让。哪怕是后来天下大乱,杨广仍对扬州的繁华盛景念念不忘,索性以南巡的名义来到扬州。这一来不走了,直到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兴于扬州,亦亡于扬州,其后唐主李渊为杨广上谥号“炀”,虽是贬损,却也与“扬州”谐音,如此巧合,或许便是造化弄人吧。

孙不地不酷后球战孤由早我

孙不地不酷后球战孤由早我 但募兵是要花银子的,这款项从何而来呢?对此史可法早有谋划,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再后来的唐及北宋年间,扬州依然繁华,即使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短暂动荡,也没受太大影响。直到金兵南下攻破汴梁,掳走徽钦二帝,高宗赵构仓惶逃窜至临安。南宋虽想偏安,可金人并不罢休,多次挥戈南下,最远的一次已经打到了长江边上,因为无法越过长江天堑,这才作罢。临安算是安全了,可扬州做为长江北岸的大城则惨遭兵祸,金兵退走很多年以后,仍然不能恢复元气,姜夔的词作正是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隐含着对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不顾百姓死活的批评。

而在此时,关宁铁骑被扬州知府史可法迎进城中后,却再度数百年前的凄惨景象。城内的街道冷冷清清,几乎没有行人,却随处可见蒙着白单子的尸体,都是在昨天的守城激战中战死的。家家有哭声人人有悲容,文诏等人的心一直沉落下去。

而做为扬州知府,史可法的心情就更加沉重。

史可法是两个月前刚刚就任扬州知府的。去年满清入寇,其中二贝勒阿敏率镶白旗大军猛攻抚宁县,当时正是史可法在那里当知县,他率领全城军民拼死抵抗,终于得保城池不失。战事平息后朝廷论功行赏,这样的人才朱由检当然要重用。

而且做为穿越之人,朱由检当然知道历史上的史可法坚守扬州不屈被杀的壮烈事迹,说他是明末第一民族英雄亦不为过。思来想去,朱由检还就把史可法升为扬州知府,他偏要与历史斗一斗,己能否化解极其悲惨的“扬州十日”。

朱由检对官员的任命经常受到廷臣的质疑,但史可法却是个例外。他是“东林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的高足,东林党人当然愿意皇帝提拔“自己人”。扬州乃是江南膏腴之地,让史可法当知府,自是比让温体仁周延儒的人去当强多了。

可是史可法刚风尘仆仆地赶到扬州,朱常洵父子便起兵叛乱,数十万流贼大举东进,扬州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富户举家逃往江南,没逃的也整天缠着史可法,让他求朝廷调兵来保护扬州,别让流贼把他们的丰厚家产抢了去。

在这个紧要关头,史可法顶住压力,从本就不多的卫所军中,又拨出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去守卫南京,就是黄得功那一支。而扬州本身的防务,史可法也没指着剩下的卫所军,他按照在抚宁县的经验,直接从当地底层百姓中募兵。

但募兵是要花银子的,这款项从何而来呢?对此史可法早有谋划,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朝廷调拨。说是调拨,其实扬州城内就有户部银库,存放着十五万两赋银,只是地方无权管理。史可法立即向京师以及南京上奏折,请求从银库中暂借白银五万两,用作城防之需。

地方官府想动朝廷的银子,此举实在有点出格,户部和内阁当然反对,并已写了驳回的票拟。但朱由检后,立即特批许可,因为他知道扬州的重要性,也知道史可法既然要用这笔银子,肯定有非用不可的理由。有了圣旨,这五万两便顺利到手了。

二是免除百姓徭役抵银。其时全国各地除少数地区因为闹灾而临时免除徭役外,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徭役,而且是赋轻役重。道理也很简单,土地大多在地主手里,田赋重了地主要掏的银子就多了,他们当然不肯。而徭役则是按人头分的,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自然承担得更多。像扬州城内的市井百姓,已经没有土地,往往徭役更重。

此前朝廷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把田赋和徭役统一折成银两,朝廷只征现银;二是把徭役折入田赋中,实现“多田多役,少田少役,无田无役”,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想法虽好,可实际上却因为触动了官绅地主的利益,很难得到落实,甚至在有的地方被歪嘴和尚念反了经,反而导致百姓负担更重,朝廷所得更少。因此“一条鞭法”基本上成了一纸空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但是现在史可法同样上奏用徭役抵银,即凡是被招募为“团勇”的,便可免除他家里所有的徭役,用来抵掉一部分饷银。这很有点“特事特办”的意思,而且不必动用现银,因此在朝廷中倒没遇到什么阻力。

第三条,也是阻力最大的一条,就是向当地富户豪商摊派饷银了

Tags: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