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君恩回到了太原府城。
拿着皇上的圣旨,李自成非常的高兴,义军尚未进攻陕西,他就被敕封为都督同知,这可是朝廷正二品的武官,想当初接到杨嗣昌信函的时候,义军是准备马上进攻陕西的,那个时候可什么都没有。
可惜李自成根本不知道,按照朝廷的规矩来说,他被敕封为都督同知,那是需要到京城去接旨的,而且朝廷的邸报需要明传天下,可惜这些程序都没有进行,李自成仅仅是拿到了皇上的圣旨,说得不客气一些,这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更加关键的是,都督同知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譬如说郑芝龙,以都督同知的身份,兼任福建总兵,那就有了实际的权力,李自成没有被册封其他的职位,这个都督同知就是摆设。
接下来就是义军进攻陕西的事宜了。
李自成对顾君恩此番的商谈是非常满意的,能够完全掌控陕西、山西与河南等地,几乎等于是掌控了中原,只要自己好好的发展这些地方,吸纳有用的人才,将来就可以继续发展壮大,达到更高的目的。
所以如何进攻陕西,李自成也是遵循顾君恩的意见。
郑家军的骁勇,李自成心里有数,义军的战斗力的确比不上郑家军,要是不能给很好的规划,贸然展开进攻,必定是失败的局面。
顾君恩倒是有所考虑,在李自成开口询问之后,仔细回答了。
“义军进攻陕西,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其一是找寻郑家军薄弱的地方展开进攻,其二是进攻的过程之中,表明这是皇上和朝廷的意思,并非是义军想着主动进攻陕西。”
李自成微微点头,认同顾君恩的意见。
“郑家军在陕西的兵力不多,义军本可以采取集中兵力突袭的方式。取得胜利,不过目前没有这等的机会了,既然京城都知晓了闯王被敕封为都督同知的事宜,那么郑勋睿也应该知道了这件事情。我的建议是,派遣十万左右的义军,对陕西展开试探性的进攻,我们不想着与郑家军捉对厮杀,皇上和朝廷想着让义军与郑家军两败俱伤。他们达不到目的。”
顾君恩说到这里,李自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顾先生说的是,皇上和朝廷想着利用义军,没有那么容易。”
“闯王说的是,一旦义军展开了对陕西的进攻,我们就需要找到朝廷索要钱粮,皇上和朝廷想着利用我们,那我们就要获取最大的好处,至于说如何的进攻陕西,那都是在闯王的掌控之中的。如何的进攻,实施多大规模的进攻,都是闯王说了算。”
顾君恩还没有说完,李自成就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的旁边。
“顾先生,我们展开对陕西的进攻,只有两个方向,其一是从潼关方向进攻,其二是从延安府的方向展开进攻,想来想去。我看还是从潼关方向发动进攻为好,若是战斗不利,则义军迅速撤回河南府,就算是郑家军进入到河南府作战。义军也可以依托城池抵御,再说郑家军兵力不多,料他们还不敢进入到河南府境内。。。”
顾君恩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从李自成的想法来看,他所担心的局面还是有可能出现,李自成内心还是想着打败郑家军。想着占据陕西,毕竟陕西是李自成的家乡。
顾君恩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所谓的进攻陕西,不过是做做样子,以此来获取朝廷的钱粮,进一步壮大义军的力量,李自成有一个担心实实在在,那就是郑家军迟早都是要大举进攻北方的,到了那个时候,义军有能力抵御郑家军的进攻。
这才是真正值得采纳的对策。
可顾君恩暂时不会说出来,他知道现在说了,李自成肯定是不高兴的,也是不会采纳的,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让义军从潼关的方向展开进攻,只有义军真正失败了,李自成的想法才会真正的出现改变。
顾君恩也认为,郑家军是不会进入到河南府追杀的,毕竟郑家军兵力不多,河南驻扎有数十万的义军,不会害怕小规模的郑家军。
郑锦宏率领两千郑家军斥候营的将士,从南京出发,前往陕西。
按照郑勋睿的命令,即将在陕西展开的战斗由他亲自指挥,担任主帅,洪欣涛担任副帅,协助郑锦宏指挥战斗,陕西巡抚文坤做好后勤方面的保障,同时保证陕西各地的平稳。
这一次,郑勋睿没有打算手下留情,从他派遣郑锦宏出任主帅就可以看出来。
皇上和杨嗣昌的想法,是想着让郑家军与流寇之间捉对厮杀,这样的谋划过于的明确,傻子都能够知道其中的意思,郑勋睿不需要做出什么分析,他早就明确了态度,既然朝廷有如此的阴谋,那么郑家军就用实力来破除朝廷的阴谋,郑家军不会主动出击,也绝不会允许流寇踏入到陕西境内。
郑锦宏从南京出发的时候,郑勋睿特别强调了,此番的战斗危险性还是存在的,郑家军在陕西的兵力不多,只有五万人,流寇在河南与山西两地有六十万军士,千万不要想着以五万郑家军的将士,能够彻底击败六十万的流寇,就算是郑家军五万将士个个都是三头六臂,也是做不到的,如此厮杀的结局,就是郑家军与流寇两败俱伤,正好中了朝廷的计谋。
郑家军需要做的是打痛流寇,让流寇绝不敢觊觎陕西,也不敢再有与郑家军作战的想法,当然最好是让流寇能够与朝廷大军捉对厮杀。
郑锦宏从南京出发之后,郑勋睿也发布了命令,驻扎在南直隶的郑家军,以及驻扎在山东的郑家军,进入到全面戒备的状态,随时都准备出击。
南方基本稳定下来,时间也到了下半年,按照历史的发展,很多的大事情即将发生了,尽管说郑勋睿的穿越,已经彻底改变了历史,但有些轨迹还是存在的。
文坤和洪欣涛都接到了郑勋睿下达的命令。
文坤重点准备粮草,洪欣涛重点是整合郑家军,等待南京刑部尚书、郑家军总兵郑锦宏的到来,同时需要派遣大量的斥候,前往山西与河南等地侦查,看看流寇究竟有什么动静。
粮草方面的准备是充足的,不用过多的担心,陕西尽管在北方,也遭遇到无数的灾荒,不过郑勋睿担任陕西巡抚的时候,打通了与草原部落互市的通道,这让大量的银子流入到陕西,且后来火气的交易,更是让陕西得到了大量的钱财。
一部分的钱财上缴到南京,更多的钱财被留下来了。
手里有银子,就能够买到粮食。
陕西是北方商贸最为发达的地方,远远超过了时常遭遇战火袭击的北直隶,北方绝大部分的商贾都集中到陕西,这里商贸发达,官府也支持商贸的发展,且不会遭遇到战火的侵袭,当然是商贾的首选了。
文坤采购粮食的举措很快落实下去。
相比较采购粮食,文坤重点的精力还是在稳定陕西的局面。
陕西地盘太大了,这么多年过去,尽管各级官府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发展还是不平衡,以西安府城为中心,北面的延安府、庆阳府、榆林镇,南面的汉中府,西面的凤翔府、平凉府等地的发展是不错的,其余地方相对就差一些了,这也与地理位置和条件有关系,特别是陕西行都司,可谓是条件最差的地方。
想要稳住这么大地方的局势,绝非易事。
现如今郑家军马上就要开始抵御流寇了,维持地方上的稳定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陕西整体的局势还是稳定的,上至王爷,下至寻常百姓,对郑家军有着充足的信心,也完全听从官府的号令,不过一些偏远的地方就不好说了,或许有不稳定局势的出现。
文坤还需要稳定草原部落的情绪,这么多年的互市,鄂尔多斯、土默特、吐鲁番和叶尔羌部落对陕西的依赖已经很深,这些部落在草原上的势力也逐渐强大起来,其中的鄂尔多斯部落的实力,隐隐超过了草原老大科尔沁部落了。
草原部落有不少人进入到陕西,青壮进入到郑家军,成为其中的一员,商贾来往于草原和内地,做一些官府允许做的生意,部分草原权贵,更是将其看重的子女送到陕西来求学,这就促使草原部落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一旦流寇决定进攻陕西,这些草原部落不会袖手旁观,不过依照郑勋睿的意思,暂时不要这些草原部落参战厮杀,郑勋睿对草原部落有着更深远的安排。
如此形势之下,最为轻松的就是杨嗣昌了,他率领的大军驻扎在真定府一带,坐山观虎斗,上下都显得悠闲自在,如此简单就能够应对复杂的局面、转移矛盾,杨嗣昌对自身还是很满意的,流寇与郑家军之间的厮杀,不管谁取得胜利,对于朝廷都是有利的,最好是郑家军与流寇之间爆发决战,那就是朝廷求之不得的局面了。(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