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明末传奇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前准备

明末传奇 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前准备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11:08:52 来源:香书小说

进入八月,气候变得异常,郑勋睿来到延绥也有三个年头了,对于这里的气候有了大致的了解,延绥各地春季是旱季,雨水很少,五月到九月是主要的降雨季节,至于说崇祯四年闰十一月的大雪,那是意外,可是今年的气候的确异常,从八月到九月,一滴雨都没有落下,这样的情况,崇祯元年出现过,导致了崇祯二年的大旱和饥荒。

老军户的话应验了,郑勋睿几乎可以肯定,又一次大的气候灾害到来了,尽管说延绥各地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决不能够因为有准备了,就可以忽略即将到来的再一次的大灾害。

一直到九月底,气候渐渐变得寒冷,延绥各地以及山西等地的商贾,运送来了大量的粮食,按照四两五钱银子的价格,卖给了巡抚衙门三十万石的粮食,其中十万石粮食运送到了延安府,五万石粮食运送到了庆阳府,十五万石运送到了郑家军军营,郑锦宏和洪欣涛两人,和蒙古部落的联系和交易也全部搞定了,银两的开支基本持平,郑家军仅仅拿出了十五万两白银,就赚到了二十五万石粮食,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交易了,至于说战马的交易,暂时停止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蒙古部落提供了伍仟伍佰匹乌珠穆沁马,短时间之内,他们再也无法提供更多的战马了。

粮食全部运抵的时候,巡抚衙门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统计,延安府存粮是最多的,存粮达到了四十七万石,庆阳府的存粮有十一万石,郑家军军营存粮达到了三十八万石,榆林总兵府的存粮有八万石,按照这样的计算,延绥各地存粮的总数,已经超过百万石了,这些存粮,对于应付来年的饥荒,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

仅仅延绥各地,不需要这么多的存粮,毕竟老百姓家里还有存粮,巡抚衙门和知府衙门,以及州县衙门早就下发告示,不准民间有粮食交易的行为,之能够交易菜蔬等,粮食必须要留下来,其实从八月开始的异常气候,已经让不少的百姓明白,来年的年份恐怕不好,粮食必须要存下来。

十月是冬小麦开始播种的季节,巡抚衙门给延安府、庆阳府和总兵府专门下达了文书,要求各地严格控制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能够大面积的播种,免得因为干旱导致冬小麦没有任何的收成,尽管说各地都存有应对干旱的雨水,但这些存储下来的水,能够灌溉的面积是不大的,再说干旱来临,吃水大部分也要依靠这些储存下来的雨水。

下发文书之后,郑勋睿不放心,专门请来了文震孟和董功明。

董功明在陕西的时间不断了,对这里的气候也是了解的,接到了巡抚衙门拨付的五万石粮食之后,马上明白是什么事情了,所以收到了巡抚衙门的文书之后,迅速的贯彻下去,要求州县必须不折不扣的落实,免得老百姓遭遇更大的损失。

文震亨不是很清楚,毕竟上任的时间不长,同知马祝葵和通判孙启萌认真解释之后,他才明白了一些,将文书下发到州县去了。

郑勋睿同庆阳府知府董功明交谈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多的事情,董功明都是清楚的,甚至比他还要熟悉,早就知道应该如何的应对了,只是董功明有些吃惊,这救济亦或是提前准备的事宜,应该是朝廷负责的,想不到巡抚衙门提前做好准备了,庆阳府所辖的地方不大,位于陕西的中部,就算是遭遇到饥荒,外地的流民也不会很多,所以压力不会很大,这一点与延安府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再说老百姓有一定的存粮,府库里面有了十一万石的粮食,足够应对来年的灾荒了。

郑勋睿重点是和文震亨交谈。

文震亨一直都是在京城做官,而且大都是在朝廷部门,对下面的事情,不一定特别了解,尽管说有为官的经验,可是基层的很多事情,那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再说文震亨上任的时间不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灾荒,稍微有没有做好的地方,就可能引发巨大的震荡。

文震孟进入厢房,看见了桌上的地图,有些奇怪,仔细可能了地图之后,文震亨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这是一封延绥各地的地图,上面清楚标记了能够进入延绥各地的流民的情况,主要还是山西太原府、平阳府,陕西的西安府、平凉府,河南的河南府、怀庆府,四川的保宁府、夔州府等地,文震亨很清楚,要是遇见灾荒,这些地方的流民悉数涌入延绥,那延绥各地肯定是崩溃,根本无法应对的。

“清扬,你是怎么判断出来,明年可能遭受到饥荒啊。”

“三太爷,本地的很多老军户,还有老农,是熟悉气候情况的,他们因为遭遇了太多的灾荒,是特别注意气候的,我到陕西之后,同样是关注气候情况的,这关乎到百姓的死活,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从八月份开始,一直到九月份,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滴雨未落,这样的情形,崇祯元年出现过,结果二年的大饥荒,导致延绥各地大乱。”

文震亨点点头。

“知道了,马大人和孙大人也是这样说的,说是巡抚衙门的文书,必须要坚决执行的。”

“延绥各地,应对明年的灾荒,问题不是很大,百姓家家户户都预备了存粮,若是难以为继了,官府也有粮食救济,问题最大的就是流民的事宜,我听说山西、河南等地的情况,和陕西是一样的,这预示着山西与河南也有可能遭遇到灾荒,到了那个时候,就将要产生大量的流民了,这些流民涌到延绥各地,才是最大的问题啊。”

“清扬,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山西与河南等地的灾民,应该是当地的官府救济的。”

“三太爷,您有所不知,地方官府对流民都是排斥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情况,凡是出现流民了,府州县城池都是关闭的,严禁流民进入,一些地方甚至是追杀流民。”

“这,地方官府怎么能如此做啊。”

“原因很多,一些地方官府无法救济大量的流民,朝廷的救济一旦不能够到位,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够采取堵截的办法,免得城池也乱了,那样就无法维持了,还有一些官吏,未必将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的。”

说到朝廷,文震亨微微叹了一口气,他很清楚,面对大规模的灾荒,朝廷还真的是拿不出来银子的,只能够采取免去赋税的办法,可这个办法没有任何的作用,饿死人的情形还是会大量出现。

“清扬,依靠延绥来救济灾民,也不行啊,流民的人数多了,根本就顾不过来的,再多的粮食也没有作用,除非是朝廷统筹协调。”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三太爷,您认为朝廷能够统筹协调吗,拿不出来钱粮,凭什么统筹协调啊。”

文震亨看了看郑勋睿,没有说话。

“其实朝廷统筹协调,不是做不到,可惜朝中有些大人,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解决北方的饥荒,这是需要南方出力的,朝廷若是能够从南方调剂一些粮食,就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可如今的情形,朝廷能够从南方调集到一粒粮食吗,南方的那些士大夫,愿意拿出来粮食吗。”

文震亨愣了一下,慢慢开口了。

“清扬,你不说我都没有想到,天启年间到崇祯年间,发生了不少的灾荒,不过朝廷应对的办法有些不一样啊。”

文震孟说到这里,郑勋睿不客气的开口了。

“天启年间,阉党专政,他们的确是坏事做尽,可是一旦发生了灾荒,他们还是能够从南方或者是北方调集粮食的,如今阉党被灭掉了,可惜朝廷却调不到一粒粮食了,这岂不是天大的讽刺,朝廷之中的某些大人,口口声声是为了百姓,他们做出来的事情,哪一点是为百姓考虑的,南方商贾富得流油,可是却不上缴赋税,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赋税却在增加,若是按照这样的情形持续下去,朝廷能够维系吗。”

文震亨的脸色发白,他当然知道郑勋睿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仔细想想,这的确是现实,崇祯元年开始,北方就遭遇到大规模的灾荒,南方无动于衷,不愿意伸手相助,朝中某些大人还提出什么藏富于民,不能够增加南方的负担,这样联系起来想想,里面就是意味深长了。

“清扬,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看来我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啊,不仅仅是我,大哥都未必清楚里面的缘由,不到地方来来体会,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

“延安府的存粮最多,灾荒时节,延安府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的,所以三太爷的担子是很重的,不准流民进入是不可能的,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更是不行的,该救济的时候,必须要救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小说限时免费?大神独家访谈?名家新书首发?

每周还有抽奖活动,苹果手表、q币、起点币等你来拿!

别犹豫了,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轻松关注,精彩不再错过~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