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犀利小说 > 历史 > 时空走私1859 > 第一七二章 军心涣散的太平军(一)

时空走私1859 第一七二章 军心涣散的太平军(一)

作者:庄不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4 01:37:05 来源:香书小说

虽然太平军对精武军发动了突然性的多路袭击,开始了所谓二次东征的战役,但要论真正有威胁的兵马,就只是陈玉成与洪仁达这两路,尤其是陈玉成的部队,更是这次二次东征里的绝对主力。< ..

因此,当洪仁达所部跟陈玉成所部都相继退兵之后,虽然程学启跟李世贤这两路兵马还在跟精武军鏖战中,但那不过是做做样子,根本无力继续进军。

等他们知道洪仁达与陈玉成都失败退兵的消息后,也必然会退兵,当然了,到时候他俩还能不能顺利的后退,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陈玉成的失败,基本上就可以说太平军的二次东征攻势失败了,接下来的情况,必然是攻守易势,太平军要面对精武军的报复,成了防守方,精武军则再次变成攻击方。

这种情况让洪仁玕十分的懊恼与愤怒,因为这次东征攻势是他辛辛苦苦绞尽脑汁才组织成功的,结果才发动没几天,像样的战果也没有一个,就稀里哗啦败的这么干脆,怎么能不让洪仁玕气愤呢?

洪仁玕并不认为自己的谋划有什么问题,他觉得他考虑的事情已经很全面了,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就归咎于洪仁达的轻敌冒进与不战自退。

在洪仁玕看来,要不是洪仁达离开镇江去打丹阳,结果遇到精武军主力后又迅速逃跑,把镇江这个要地暴露在精武军的话,陈玉成的后路就不会受到攻击。

陈玉成的后路如果稳住,以陈玉成的能耐,必然可以用打埋伏的方法吃掉精武军的一个主力团,然后再利用对方手中的先进武器继续择机进攻,到时候整个战役就盘活了。

但可惜的是,洪仁玕的愤怒根本就找不到对象发泄,因为洪仁玕虽然是干王与总军师。但说白了不过是个光杆司令,而洪仁达却已经是一方统兵大将,手下有自己的嫡系兵马,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连洪秀全也没法拿洪仁达怎么样。

这更让洪仁玕气愤无比,因为当初给洪仁达招募兵马,目的就是让洪家掌握一支嫡系御林军,也就是说,洪仁达的兵马本该是中央军才对,可现在他却再次成了一只听宣不听调的兵马。这跟其他的军头又有何不同?

更可悲的是,当洪仁玕找到洪秀全打洪仁干的小报告的时候,洪秀全很快就连打哈欠,一看就是在敷衍洪仁玕。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让洪仁玕懊恼,都让洪仁玕气愤,他甚至都开始有些灰心丧气了。

如果不是担忧洪秀全,如果不是可惜天国的事业。他真想就此离去,可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并继续担忧不已。

的确是该担忧了,因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没错。虽然明眼人都知道,精武军将来跟太平军早晚一战,而且实际上精武军跟太平军从来就没签署过停战协议,也就是说大家一直是在战争状态。但之前因为李秀成的关系。双方一直还算相安无事,可这一次却是太平军主动招惹的精武军,最可恨的还是招惹了一顿又失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对天**民的军心士气的打击会有多大,将来面对精武军报复的时候,太平军的底气也会更差。

洪仁玕掌握的情报人员早就告诉他,刻下的太平天国境内,大家对湘军等依旧忠于满清的余孽是痛恨有加,但对近在咫尺的精武军却提不起多大的仇恨来,甚至还有很多人暗暗羡慕对方的生活。

之所以能这样,当然离不开精武军的意识渗透,因为在李秀成坐镇南京的时候,对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从来都很优待。

这些精武军境内过来的商人呢,除了带来了大量太平军急需的粮食、奢侈品等物,还带来了精武军境内的大量消息,让太平军的人也大概的了解了在精武军治下的老百姓,过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日子。

别的不说,光一个年收入二百两银子以下的人不用交任何税的情况,就让人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天国境内虽然已经不再搞什么圣库制,重新收起了赋税,但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却不小,甚至比清廷还要高的多,在这种情况下,跟精武军境内的经济政策一对照,更是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因为太平军境内严重缺粮,过去都是靠李秀成偷偷跟精武军进行的私下交易,才暂时保证了粮食稳定,现在跟精武军既然再次翻脸了,那也别指望精武军再卖粮食过来了。

也就是说,精武军事后哪怕不派兵攻打,只需要把粮食交易的渠道一掐,那太平军就支持不了多久了。

对天国的经济问题,身为干王与总军师的洪仁玕清楚的很,甚至比大多数的人都要清楚,知道天国现在已经离不开跟精武军的粮食交易,但他更知道如果当时不趁着李永吉孤军在外的机会打精武军,最后更是一丝机会也没有,所以才要奋力一搏。

当初他制定多路齐出的计划,都是对准了对方的精华所在,比如陈玉成跟洪仁达的北路军,真正的目标是对准了常州跟苏州,只要打下这几个地方,太平军的粮饷短期内就不用愁了。

只可惜,洪仁玕毕竟是个书生,他只会纸面上勾画所谓的方案,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就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跟不就不知道,前线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就比如说洪仁达吧,洪仁达虽然是公认的草包一个,但胆子还是不小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跟李秀成对着干,还敢带兵离开镇江,直接去打丹阳了。

那么,为什么遇到精武军的第二师之后,洪仁达连跟对方打一场都不敢,立刻就带兵逃跑呢?这里其实另有内情。

洪仁达虽然手下有五万大军,看起来很厉害,但他平时养尊处优,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所以实际领兵的是外号陈斜眼的陈坤书。

陈坤书当年在苏州之战失败之后,手下兵马全部打没了,很快就失了势,当他发现李秀成已经不成了之后,就投靠了洪仁达,并很快得到了洪仁达的信任。

此后,洪仁达招募新兵的时候,实际募兵并训练这些新人的,都是陈坤书在做,洪仁达的作用就只是提供钱粮而已。也就是说。洪仁达不过是挂名的总帅,或者说是这支兵马的金主也行,真正控制这支兵马的是陈坤书,整个大军所有的将领,全部是陈坤书提拔任命的。

不过呢,这些事情洪仁达肯定不会对外人说,他也不认为他控制不来这支军队,毕竟之前陈坤书一直听话的紧,被认为是洪仁达最听话的一条狗。

平时呢。陈坤书为了继续获得资金,一直对洪仁达言听计从,拍马屁拍的也很好,让洪仁达产生了一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错觉。但实质上,洪仁达手下的兵马已经悄然的成了陈坤书的部队。

换言之,见到精武军的主力部队后,下令立刻掉头逃跑的。不是洪仁达,而是陈坤书,毕竟陈坤书当年可是亲眼见证过精武军甲种部队的强大。再次面对这样的部队,陈坤书根本就没把握赢。

别说赢了,他觉得在野战中遇到这样的部队,能不全军覆没就不错了。

也正因为下令逃跑的是陈坤书,所以他才没回镇江,而是直接去南京,原因么,自然是陈坤书知道回镇江就是一个死,他也根本不认为陈玉成能在野外打败精武军,哪怕设伏也不行。

至于洪仁达会不会生气,陈坤书才不在乎呢,再说洪仁达也很好骗,陈坤书只用了个诱敌深入的蹩脚理由,洪仁达就信了。

蠢到这个地步,也算一绝了,但是如果仔细一看洪仁达的日常习惯,这也不奇怪。

洪仁达早就在陈坤书的撺掇下,染上了大烟瘾,而且跟洪秀全一样的贪花好色。一个整天抽大烟玩女人的人,且带兵的时候还这样,又怎么可能真的获得部队官兵的爱戴?这样的家伙,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总之,洪仁达的部队实际上是陈坤书在掌握,陈坤书当初同意出兵,压根就没想过真的跟精武军作对,只是想着趁此机会抢一把就跑的。

所以他接收镇江之后,就开始大肆搜刮,等搜刮的差不多了,就借口攻打丹阳,实际上是准备撤兵,要不然,五万大军啊,怎么会遇到张威的第二师之后就跑的那么快,实在是他们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看到精武军后不过是顺势而为。

至于为什么跑去南京,原因很简单,陈坤书打算带兵去庐州府,也就是合肥城,南京是必经之路。也就是说,陈坤书觉得自己羽翼已经差不多了,可以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打算去庐州府那边当军阀了。

要不是这样,陈坤书带兵回到南京后,也不会不进南京城,只是借着洪仁达的命令催逼粮饷,原因并不是什么加强防守,而是害怕进了南京有什么意外变故。

再过几天,等陈坤书的粮草筹集的差不多,他就要重新带兵离开了,而到了那个时候,这洪仁达估计就真的只是一个傀儡了。

再说陈玉成。陈玉成以为过去一直在西边作战,没跟精武军直接接触过,对精武军的情报都是道听途说,自然就没多少惧怕心理。

再加上前段时间洋人曾经大力支持过陈玉成,让陈玉成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洋炮虽然少,但洋枪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这样的一支部队,陈玉成自信绝对可以跟精武军硬打一场,更何况他还是提前设伏呢。

陈玉成跟精武军开战之后,他遇到的全部都是精武军的地方部队,比如镇江守军,扬州守军,都是冷兵器为主的杂牌兵跟民兵。

面对这些冷兵器为主,且没多少重火力的地方守备部队,陈玉成自然是大大放心,觉得精武军也不过如此,没别人吹的那么神,最多他们的作战意志还算不错,一些步枪的射程也更远,但也就不过如此了。

虽然陈玉成也知道精武军的主力肯定不同。毕竟精武军满千无人敌的传说可不是盖的,但他认为自己五万大军提前设伏,吃掉对方四五千人应该是小意思。

可结果呢,被甲种第二师的两个团从后面一打,明明是陈玉成提前发现对方,先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此后精武军的两个团立刻爆发出了让人惊恐的战斗力,硬生生的顶住了陈玉成的攻势,而且还具备了反攻的能力。

也就是在那场战斗中,陈玉成亲眼目睹了精武军主力部队的力量。不但见识到了精武军的恐怖火力,也见识到了精武军强大的作战意志跟组织能力。

这让他很快就意识到,说精武军野战无敌,说他们满千无人敌,的确不是吹嘘,他们的确有这个资格跟力量。

也就是明白到这一点,亲自见证了精武军主力部队的力量之后,陈玉成才打消了所有的傲气,为了保存实力。开始迅速带兵撤退。

得益于当时精武军的指挥官已经缺乏足够的进攻意识,这才让陈玉成的部队安安全全的离开。

但从那以后,陈玉成就丧失了继续进攻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自己这四万多的大军看似不少,但如果再跟精武军的主力部队交锋,失败的肯定是他。

其实不止是他,经过跟精武军第二师那两个团的遭遇作战后。陈玉成的手下早就胆寒了,那凶猛的火力,死战不退的作战意识。分工协作的作战技巧,每一样都超过了陈玉成的兵马,而这些东西合在一起,除了恐怖两个字,陈玉成再也想不到其他的词汇可以形容这支部队。

也就是说,洪仁玕的谋划只是想当然,他自己其实根本就没真正接触过精武军,并不清楚精武军,尤其是精武军主力部队的恐怖,所以在推算精武军的时候,最多就是拿洋人的部队作比较。

其实洋人部队也很强,但洪仁玕亲自接触过陈玉成的部队,知道陈玉成手下有一支全洋枪化的洋枪团,一点也不比洋人的装备差。

陈玉成的洋枪团有六千人,全部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这些士兵全部装备英国人使用过的滑膛枪,还有六门英国人的六磅野战炮,四门八磅炮,使用的炮弹还有不少开花炮弹,这样的装备就算在洋人中也算强的了,可想而知,这样的洋枪团威力自然很强。

当初打湘军的时候,洋枪团不过才四千人,就把湘军打了个稀里哗啦,现如今洋枪团已经有六千人,再加上其他部队的配合,以多打少,设伏攻击的话,怎么也不会失败吧。

只可惜,不管是洪仁玕还是陈玉成,虽然之前都把精武军想的很厉害,但终归还是低估了他们的战斗力,低估了对方,那结果自然就是大败亏输。

或许要说了,他俩不清楚精武军的底细,那李秀成可不一样啊,李秀成总不会不告诉他们真相吧?

事实就是,李秀成早就对洪仁玕说起过精武军的可怕,说起过精武军的火器有多么犀利,但可惜李秀成因为面对精武军接连失败,早就没有足够的威望可言。

洪仁玕呢,虽不是军兵出身,却见识过洋人的部队是什么样子,所以对李秀成说的真相,只以为对方是在夸张,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发现洪仁玕不相信自己,李秀成也就不再说什么,而陈玉成来的时候又没通知过李秀成,他俩一直就没见过面,自然也就没机会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提前告诉陈玉成。

自然了,跟精武军打过的人可不止一个,很多跟精武军交过火的士兵也都知道真相,可惜面对低级官兵,洪仁玕等人更没兴趣去打听。

此外,洪仁玕还掌握一支情报力量,按说这些情报人员不可能不知道真相吧?可惜精武军主力一向保密工作做的不错,不打仗的时候很难理解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因此,那些情报人员调查的情报,也不过是说精武军的主力兵马全部装备洋枪洋炮,根本认不出这些洋枪洋炮跟洋人的洋枪洋炮有什么区别。

总之,情报来源有很多,可因为洪仁玕的先入为主,这么一来二去,搞的直到战役失败,除了一线官兵,洪仁玕自己却还是不清楚精武军到底有多强大。

洪仁玕是太平军的干王,总军师,实际的权力类似于摄政王,属于中枢的重臣了,一个中枢重臣却连敌人的实际战斗力都不清楚,只是凭着自己的想当然去排兵布阵,遭受失败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但问题是,洪仁玕直到现在也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但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实力,也不知道精武军的真正实力,用人方面更是糊涂,全靠自己的想当然去做决定。

比如说现在吧,他还以为二次东征并没有失败,还以为只是遭受点小挫折,以为是洪仁达胆小怕事,私自退兵才导致了陈玉成的失败,并且他还觉得自己依然有机会翻盘。

让他有这个想法的,是因为太平军实质没有太大的损失,比如洪仁达,不对,是陈坤书的五万大军几乎都是完好无损,而刚刚撤退到**的陈玉成所部,虽然损失了不少辎重,但依然有四万多人。

除此之外,程学启的兵马以及李世贤的兵马也依旧没啥坏消息传过来,正常来说就是还在跟对方接战。

因此,重新冷静下来的洪仁玕又开始想当然的以为,只要把洪仁达与陈玉成重新召集在一起,大家坐下来好好说话,去掉各自的分歧,重新携手共进,制定出新的攻击计划,那么二次东征的计划依然还是大有可为的。

殊不知,这根本就不可能,且不说陈坤书早就打算要带领部队脚底抹油,去庐州府逍遥自在,就连陈玉成,现在想的也是如何固守南京,并想办法跟精武军重新议和,要想让他再发动进攻,那是万万不行的。

果然,就在第二天一早,冷静下来的洪仁玕派人分别给洪仁达与陈玉成下了召集令,可随后就听说洪仁达早在昨晚就已经带兵向全椒走了,只有陈玉成奉了召,此刻正在来南京的路上。

这让洪仁玕再次破口大骂,大骂洪仁达朽木不可雕也,坏了他的大事,根本就不知道骂错了人。

因为洪仁达现在完全被陈坤书软禁起来,根本就成了一个傀儡,整个部队虽然还是打着太平军的旗号,但那不过是为了图省事,其实早就成了陈坤书的私人武装了。

陈坤书已经想好了,他打算离开南京这个是非地,去庐州府当军阀,然后坐看太平军跟精武军之间的撕逼大战,等有一方快失败的时候,再向胜利方投降。

不过就陈坤书个人想来,太平军十有**是干不过精武军的,所以最后很大的可能要向精武军投降,这也是当初他为啥一见到精武军,连打都不打的就跑路,除了害怕损失外,也有不想得罪精武军,日后好想见的缘故。

又说了,既然是打算向精武军投诚,他干嘛不一早就带兵投降,而是非要先跑路,然后去庐州府呢?

那是因为陈坤书想讨价还价,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要知道,如果当初在丹阳城下向精武军投降,那他不过就是个带兵将领,而且明显是在精武军的威胁下投降,逼格太低,估计就算投降了,也不会受人待见,不会获得多少好处。

相反,他如果早早带兵离开,实力无损的打下庐州,那他就是有兵有地盘的一方诸侯,到时候再跟精武军投降,逼格就不一样了,怎么也得按照军阀的待遇给吧。

不得不说,陈坤书的想法还是挺不错的,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庐州府现在还在清军,或者说湘军的掌握之下,而守卫庐州府的,正是湘军的后起之秀——李鸿章!(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