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孚林心中纳闷,可也庆幸有这样一件事打岔,算是把两个妹妹给应付了过去,再说,他也很想看看张泰徵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此时已经是四月的天气,普陀山又是在大海上,入夜自然而然有些凉,因此,他特意拿了一件青色茧绸面子,蓝灰色杭绢里子的大氅,免得这夜酒喝得着凉了。至于随身佩剑,如今他是每时每刻不离身,反正书生佩剑虽说少见,可也能够用特立独行这四个字轻轻巧巧掩盖过去。当他来到客栈后院中的一处葡萄架下,见张泰徵正独自一人坐在那儿,便笑着打招呼叫了一声张兄。
“汪贤弟,一时兴起晚来邀约,实在是有些唐突,但夜来独酌实在是没滋味,就请了你来。”张泰徵笑容可掬起身拱手,等请了汪孚林坐下后,他就执壶给汪孚林斟满了一杯,殷勤地笑道,“你尝尝看,这是江南最有名的东阳酒。”
这客栈虽说不是自己的地盘,可自家人口多,这会儿外头还有人守着,汪孚林当然不会再担心张泰徵在酒里头做文章,痛痛快快举杯一饮而尽,继而回味口中余香,他就笑呵呵地点点头说:“虽则我对品酒一窍不通,但入口绵软柔和,还有些青梅的酸味,好酒。”
“东阳酒就是金华酒,古来金华府所在,便是赫赫有名的兰陵,有道是兰陵美酒郁金香,便是说的金华美酒。我特意加了青梅。便是为了提醒不要多饮。有一次我被人灌了很多,险些醉死过去,这酒的后劲最强了!”
听到张泰徵细说这东阳酒的特点。汪孚林不得不承认,撇开徽商和晋商那点子恩怨,撇开张四维和汪道昆之间可能有的政治和立场分歧,单单说张泰徵这个人,无疑是很容易让人有好感的,前提是如果他真的是个十五岁小秀才。所以,他笑嘻嘻地和对方探讨了一下绍兴酒和金华酒的不同。就是闭口不谈别的。果然,到了最后。还是张泰徵自己拐到了正题。
“听说汪贤弟今天在潮音洞附近,碰到了两个佛郎机人?”
来了!汪孚林心中一下子警醒过来,但却一点都没犹豫,直接点了点头道:“没错。这两个佛郎机人还真是不懂得什么叫唐突,竟然问别人身上衣裳的料子。后来赔礼道歉后,我就随口问了些他们从哪里来,现在又住在哪里之类的闲话,倒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广东那边早就把香山县的澳门租借给了他们。”
汪孚林这番话半真半假,可张泰徵听在耳中却一点都不敢小觑。毕竟之前他已经吃过亏了,还有如陈老爷这样的人比自己吃过更大的亏。
瞬息之间,他就做出了决定。当即面露尴尬地说道:“汪贤弟,不瞒你说,这两个佛郎机人是坐着我的船到普陀山来的。我们之前不止在龙山所避风,还在双屿那边少许停留,接了这两个人上船后到了普陀山。你不知道,佛郎机人信的是天主,但因为澳门那边原本的住民都信佛,所以他们打算寻觅一个高僧。去澳门那边安抚那些我大明百姓,据说。这也是香山县那边认可的。”
如果汪孚林不是打后世来的,深知宗教的排他性有多重,那么他一定不会怀疑张泰徵的话,可他既然深知那帮葡萄牙人忙着在本地人当中发展天主教信徒还来不及,哪里会相信,这两个葡萄牙人会这么好心地大老远从普陀山弄个和尚回去?退一万步说,广东又不是没有名山大寺,用得着舍近求远吗?
张泰徵见汪孚林哦了一声,仿佛很不感兴趣似的,他反而觉得心里更不安,当下就耐心地解释道:“双屿虽说一度被淤塞,但这些年海潮冲刷,勉强也是能够停船的,和我同行的诸位相公中,有一位来自广东,曾经和澳门这些佛郎机人打过交道,据他所言,这些人用刀剑的本事远远不如我明人,但火枪和利炮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汪部院击败这些佛郎机人后,就曾经上书仿制,所以我想多探听探听清楚他们的虚实,终究还是有用的。”
“到底是张兄家学渊源,要是换成别人,只以天朝上国自居,哪里想得到这些。”汪孚林当然不介意捧张泰徵两句,可见对方笑容有些发僵,他顿时觉得莫名其妙,怎么着现在自己夸人也不行了?
“只是小见识,不值一提。”张泰徵很不自然地笑了笑,心里却越发觉得这么一件事让汪孚林知道,如果不能堵住他的嘴,万一他出去一嚷嚷,别说他和其他那些同船秀才的名声,就连自己父亲张四维,兴许也要被扫进去。都怪那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佛郎机人,都和他们说了找高僧的事会办好,却非得大白天在岛上乱晃,若非看在是一位和张家交好的晋商子弟引荐,他怎么会接这种要命的事?
于是,接下来张泰徵百般殷勤劝酒,努力拐弯抹角,直到最后才说出了真正的目的,那就是这件事千万帮忙保密。对于这样一个要求,汪孚林并不算太意外,但他更知道自己若是只给一个轻飘飘的承诺,只怕张泰徵不但根本不会释怀,反而会疑神疑鬼。所以,他眼珠子一转,最后笑着说道:“张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确实对这两个佛郎机人挺感兴趣的,就不知道咱们明人上那儿和这些佛郎机人做生意打交道,官府可有严禁?”
“严禁当然是没有,但佛郎机人大多都不会说本地话,这次的两个算是少有的异数。”
汪孚林不意想还能探听到这一重消息,心中不禁欣喜:“那就最好。之前他们两个似乎对新式绸缎很感兴趣,劳烦张兄问一声他们,如果想要,便在双屿多停留两天,我可以卖他们几百匹。”
反正小北那身男装是他之前在宁波府逗留期间买的料子,裁缝刚赶出来的,他自己和金宝秋枫都有,只是颜色不同,他还没上身,小北就穿出去招摇过市了,这所谓的新式料子据说是宁波这边几家机坊和染坊的最新成果,如果能牵线做成这一笔大生意,有助于投石问路不说,还能小赚一笔。最重要的是,宁波府这边商面上的人物,也可以顺便结交一下!
而且这次出来一趟游玩的花费那可就全都回来了!
张泰徵险些一口酒呛着,等发现汪孚林绝非是开玩笑,他不禁在心里迅速合计了起来。如果这就是汪孚林的交换条件,那无疑是很能让人接受的。又不要他出钱,也不用他去引荐什么官员,需要的只不过是居中牵线搭桥的一句话。而且,汪孚林自己都卖了东西给佛郎机人,那他夹带人上普陀山,也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了。于是,他迅速权衡了利弊之后,便爽快地点头道:“好,此事容易,我回头就让人去说!”
“张兄果然是爽快人。”汪孚林立刻露出了喜出望外的表情,随即亲自回敬了张泰徵一杯酒后,这才讪讪然说道,“张兄,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之前在西泠桥畔那家小馆,我一时做好人却硬是拉了你下水,说来说去,其实是我看许二老爷不顺眼,所以不得已也坑了你一下,你可千万别见怪。许二老爷这人实在是心眼如针尖,我就是在歙县小小得罪了他一次,他就处处给我脸色看……”
张泰徵怎么都没想到,汪孚林竟然主动对自己解释起了当初杭州那档子事。听到汪孚林把许二老爷形容成心胸狭隘,踩低逢高,出口伤人的那种富二代典型,他对照一下许二老爷给自己留下的某些印象,不得不承认汪孚林说的很可能是事实,心里不禁信了八分。等到汪孚林又就万松书院金宝和秋枫的冒犯失礼给他赔罪,他心里除却从前那点不舒服消解了很多,也生出了另一种明悟。
汪孚林似乎很想和那些佛郎机人做成这桩生意,故而才对他这么“坦陈相见”吧?既然如此,把事情说出去就不太可能了。而且,从这种种迹象来看,汪孚林的行事做派确实和那些徽商很像,在商言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现在看来,他之前在杭州听到汪孚林传闻之后的试探接触,总算没白吃亏。
晋商和徽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主要是当年改革盐法,将晋商把持的以粮食开中,换成了如今的折色开中,以至于晋商几乎再也插手不进淮盐。但现在这件事都过去好久了,晋商也已经无奈接受了这样的变化,再加上口外贸易几乎全都捏在他们手里,却也不输给徽商。而汪道昆当初没点翰林,即便因为张居正的关系重新得到重用,可顶了天一个尚书,和目标直指内阁的父亲张四维冲突有限。既然如此,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想通了这一点,他立刻对汪孚林的坦诚投桃报李,当即说道:“这样吧,事不宜迟,我这就带汪贤弟去船上一趟如何?”
汪孚林絮絮叨叨给人赔不是,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这句话。他二话不说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还请张兄等我片刻,我将那料子样品直接带上!”
ps:早上才知道,我的大表哥凌晨去世了,才四十出头,儿子还没上初中,想想心里真难过。生命可贵,还请大家多多保重身体……什么票都没力气求了,唉(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