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之前禁售货车的时候,就曾经引起过风波,当时汽车正成为中国工业品新的增长点,卡主了货车影响很大,这几乎是一个亿美元的市场,可这个举措最终事实,并且在中国并没有起到什么波动,是因为杨元钊,他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威信很高,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强迫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有足够的理由,才会继续进行,货车这种东西,在中国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了各地物流的主要运载工具,可是他更大的作用是在军事上面的,依靠着临时修建的道路,货车可以给前线运来更多的物资,这比马车之类的,不知道要强大多少。
马车除非是换马,否则马力有穷尽,不可能24小时,货车只要不坏,在一些不算太差的道路上面,都可以高速的开行,24小时都没有问题,这对于中国后勤支持很大,正因为出色的后勤,中国才能够保持陆军的强大。
从这个方面说,禁绝货车出口也没什么问题,最终,在军方和政府高层的意向之下,货车生产企业把目标放在了国内,开发出更加门类齐全,更加性能出色的货车,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并且保持着增长。
中国已经全面的市场化了,虽然上层有调控和监管,可是没有足够活力和利润的情况之下,无法推动着研发的继续,货车也是如此,好容易艰难的走成了,过去三年,中国的大型货车本不应该走的如此艰难,可为了封锁,还是这么做了。
但现在都3年没有开放货车了,为了一点点的钱,就卖出了3000个发动机,在情报部门的眼里,货车的各方面都不算什么,技术含量最高的还是发动机,一点发动机卖出去,就代表着货车卖出去了,中国再怎么缺钱,也不可能缺乏到这种程度啊。
底层人员不可能在杨元钊这里提出这个疑问的,就连石磊都是很隐晦的询问了杨元钊,为什么会这样,不过杨元钊正好要找石磊,他对此做出了解释之后,英国方面的目的非常的简单,他不是为了进口货车,进口发动机的目标就是为了坦克,为的就是破坏德国的壕沟战。
有些东西,一点就通,中国可不同于其他的国家,装甲力量早在5年前就开始萌芽,5年的发展,加上中国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动力系统,加上杨元钊的金手指,中国已经开发出二战程度的装甲力量,无论是坦克还是装甲车,已经形成了一个族群,不同类别的坦克装甲车的类别最少是50种之多,他们也肩负着不同的作战任务。
坦克这玩意,石磊非常熟悉,甚至情报部门也拥有一些坦克,用于特殊的事物或者安保上面的处理。在石磊看来哪怕不是坦克,只是装甲车,对于壕沟战都有巨大的杀伤力,德国增加了不少的火炮,拥有新式的155重炮,对于成型的坦克装甲车,如果稍稍不在意的话的,就会被突破战线。
波尔多周围的战线不算什么,即便失陷了,德国也可以退回到巴黎去,但是前提是德国步兵不会受到大规模的损失,如果德国步兵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的话,这对于德国来说,就非常的不利了。最清楚德国的中国,很清楚,德**队无法承担数十万,甚至是百万级别的损失,说不定损失一大,德国方面将会无法保持战场的均势,这对于刚刚开辟了太平洋战场,隔着太平洋跟美国对上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目前的实力,不惧怕任何的挑战,可是有些事情,能够轻松一点,难道非要去做最艰苦的,德国顶在前面,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就借助着这个,从无到有,悄无声息的发展,形成了目前的大势,走上前台之后,也应该继续下去,保持德国的动力,顺便继续打击协约国,占到足够多的便宜。
石磊的疑问,杨元钊并不在意,石磊是情报官员,对于常识性的东西,或者已经列装的东西,是了解的,可是真的要从一款发动机上面,推算出可能的威力,他不知道,他甚至以为,使用这个发动机,坦克的威力就能够达到比中国列装的坦克差一点的程度。
这种想法差点让杨元钊笑掉大牙,中国的坦克,已经开始列装12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即便是装甲车,最少也是600马力以上的,只有足够强大的动力,才能够支撑坦克和装甲车,在战斗时候拥有足够的速度,对于从后世走来的杨元钊来说,他很清楚,只有速度才是装甲力量能够存活的关键。
哪怕放在后世,90年,2000年的主战坦克,他们都很难抵挡同级别的大口径火炮发射出来的穿甲弹,就比如说防护最强大,加装了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可能在120毫米的火炮之下,保持着毫发无损或者小伤,可是这个120毫米,只是坦克的火炮,跟真正的陆军战略火炮相比,威力绝对不一样,坦克炮比不上同级别的陆军火炮,如果这个口径增大到155毫米的重型榴弹炮的话,就更加不能相比了。
而在坦克跟火炮的对决之中,坦克往往占据绝对的上风,原因就在于,坦克拥有着极强的移动性,这一点是重型榴弹炮所不能相比的,一旦重型榴弹炮变成了自走火炮之后,虽然增加了机动性,可是大小本身的制约,还有高速带来的不稳定性,让他跟坦克只能够是互有所长的。
至于后世的坦克杀手直升飞机,则是另外一个不对等性,直升飞机可以悬停在空中,拥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发射区间,而且从空中到地面,这本身就是优势,而坦克很难对付的飞机的,虽然坦克上面装备了高射机枪,这个口径和速度不行,飞机拥有着比坦克高出几倍的速度,又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种常识,让杨元钊在提出中国的装甲计划的时候,首先注重的就是速度,轮式装甲运兵车,在公路上面,极限甚至可以达到95公里的时速,至于履带式装甲车也可以达到70公里以上的速度,坦克要慢一点,也在50公里以上。
这样的速度条件下,即便坦克装甲较为薄弱,也可以在火炮的攻击之下,占据有利的位置,陆军炮火,不同于海军炮火,陆军炮火大多数都比声音要慢,一般训练有素的军人,甚至可以听到火炮的声音,大致判断出火炮的位置,进行躲避,就连陆军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时速在50公里以上坦克当然可以做到,
这样的速度,几乎相当于快30节的战舰的速度,哪怕是大口径的舰炮,以无畏舰的形势齐射,都很难打到30节速度高速航行的战舰,更别说陆军的这些小炮了,速度是坦克最大的保证。故而在保证了坦克的速度之后,才会选择对装甲了,火力等方面的提升。
中国的坦克的强大,是建立在澎湃的速度上面,在动力领域上面,杨元钊跟一体机,简直是珠联璧合的,在后世21世纪,坦克的发动机,不过是1500马力的,很长时间,中国在1000马力以上,困扰了很久,可是现在,中国已经可以把800马力的发动机装到了坦克上面,这一点点,足以证明坦克的强大。
坦克,舰船,飞机,这全部都需要动力,只有有了强大的动力,才拥有一个坚固的核心,在上面布局才灵便,而跟中国装甲力量相比,英国的陆地巡洋舰太基础了,别说是180马力的,就算是300马力的又能够如何,在没有深入的了解坦克的精髓,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英国,完全不可能发挥出这些动力的作用。
杨元钊本身就是大师,在动力领域的研究,冠绝于这个世界,石磊看不出来的东西,他却可以看的一清二楚的,180马力的发动机,最多能够支撑20吨的坦克,以不足25公里的速度行驶,这样的速度,远没有达到威胁的范围之中,而20吨坦克能做什么,就算是的中国的轻型坦克也高达25吨,这还是中国非常成熟的技术,以中国最开始研究的来评价英国的话,英国人可能会把5-10吨都浪费到没有作用的东西上面,这个坦克的攻防能力,没有石磊想象的那么的高。
还有一点,这些发动机是民用产品,民用产品相对于军用产品的,可能某些情况之下,性能一样或者差不多,可是可靠性,防护性,甚至是极端状态之下的性能上面,跟军用产品有巨大的差别,这一点将会成为英国坦克致命的弱点。
杨元钊对于德国也不是没有准备,他对的石磊平静的诉说,把火箭筒第一阶段的产物,推销到德国去,并且拿出了一个坦克的简图,就是参考历史上,第一代坦克雷诺,马克等的图纸,这样的话,即便火箭筒没有推销成功,只要德国注意到坦克这个玩意,并且进行研究的话,英国的坦克的杀伤力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最多让德国后退一部分防线,造成不算太大的损失而已。(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