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负责人虽然心中有气,但毕竟还不敢对丁三魁咄咄逼人,于是一脸谦恭的样子说道:“魁哥,兴许你真的看岔眼了。,您交代过的事情,我怎么轻易能忘呢?如果没有什么其他事情的话,那我还是先行告退了!”说完,也没等丁三魁发表什么意见,赶紧一溜烟走人,再多呆一会儿,保不齐会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一旁的丁三魁却是愣在了当场,倒吸着几口凉气。随后本能的把自己床上的枕头一挪,还好,金盒还好好的躺在那边。丁三魁赶紧把门锁实,怀揣着金盒,准备坐等天亮,屋中闹鬼不可怕,怕的是会把金盒弄没了......
所谓的坐等天亮也是“豪言壮语”,口头上的话,真坐了一会儿,丁三魁就扛不住了,双眼打架,慢慢的睡着了过去,等丁三魁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然是白天十点多种了,丁三魁醒来后,其他什么事情先不管,最关键的就是看那金盒,好在金盒完好无损,客房内亦没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在发生了,一心想着赶紧求神拜佛的丁三魁,匆匆的离开了旅馆,前往了他最为信任的寺院――法云寺(编者按:该寺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法云寺,始建于南宋时期,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该寺的香火并不是很旺盛,很多当地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寺庙。笔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听到这个有关丁三魁的故事后,曾经实地去了法云寺。出家了几天。笔者那种出家。是一种形式。就如同都市白领在都市里闲的蛋疼,然后选择一个大周末,开着车去乡下,体验所谓的农家乐。笔者去法云寺出家,除了实地考察以外,多多少少也是有点闲的蛋疼的意思。
笔者去了法云寺,才知道寺庙的奥秘,由于法云寺香火不旺。早在三年前的时候,就被承包出去了,笔者第一次听闻这寺庙还有承包的说法,给我安排的正是某宗教产业公司的负责人王经理,在他的安排下,帮我达成了去法云寺的出家的计划。
法云寺虽然历史悠久,但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约莫十来亩的样子。寺庙翻修过多次,寺中常驻僧侣11名,至于带发修行的。笔者真心不得而知,地理位置确实有些不理想。在一个村的村尾,那个村从外形上看,就知道经济状况还是很一般,特别是路,大部分都是乡间小路,要是双向开车的话,铁定堵死。也不知道是那村的原始风貌还是规划设计,总之那个村呈八卦形,就是你进了这个村就得绕路,要是没有熟人带你走,真可能还就困在了里面。你说,就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法云寺能火起来吗?
绕过村,就是一条河,这个能理解,寺庙前面必须有河,河上有一小桥可以直通寺庙,这是定式,去哪座寺庙都是这样的,进入寺庙的第一尊佛像就是头陀,据说这个头陀的手势很有说法,什么样的手势代表可以化斋、住宿,什么样的手势代表只能化斋不能住宿,什么样的手势代表不能化斋、住宿......一切的一切都是有说法的,你真要去化斋住宿什么的,看到那头陀就应该明白了,而不用再去寺庙里追着方丈问能不能化斋吃饭、过夜住宿了。
笔者由于有王经理介绍,所以法云寺的住持还是比较重视的,得知笔者已经到来,亲自出来迎接笔者,正因为这样,所以笔者也没有看清法云寺的头陀是怎样的一个手势?迎接笔者的方丈已经有七十岁的样子了,面容干涸慈祥但精神矍铄,法号:渡逸。人家应该是真有修行的功力,笔者去的时候,就跟现在一样,是三伏的天,烈日炎炎之下,最高气温达到三十七八度,人赤身**走在室外都会满头大汗,但渡逸方丈却是毫不畏惧,身穿厚重袈裟,一脸平静,没有燥热之感,笔者曾经问过渡逸方丈:“大师,这么热的天,您可以把袈裟脱了,没有必要一直穿着!热。”渡逸方丈的回答却异常平静,“热是我的**,我的内心很凉,袈裟还是穿着吧,施主毕竟是贵客!”这个回答虽然比较唯心,但也不乏是一种养身之道:管你世界天翻地覆,我内心却平静如水。
渡逸方丈带着笔者浏览了一下法云寺,一边浏览一边介绍,笔者也是一边参观,一边拜佛,寺院虽小,但毕竟是走走停停,所以,一圈逛下来,也有一个多小时。在这期间,渡逸方丈也不烦躁,见我拜他也跟着拜,并没有因为我在拜佛在责备我拖延时间,一圈拜下来后,渡逸方丈的僧袍上都浸湿了。我很内疚,连忙要求赶紧结束,渡逸方丈的回答是:“行善拜佛还是极好的,施主拜佛,老衲自然高兴。怎么还要赶紧结束呢?”
笔者在渡逸方丈的带领下,参观完了法云寺,最后渡逸方丈带着笔者来到了法云寺的后院,这后院如同北京的四合院,规模不大,有两处,一处是僧侣住的,另外一处就是给我们这些外来香客住的,连接两处后院的是一个厨房,烧柴火的厨房,厨房里就一个阿姨,据介绍,这个阿姨的真实身份是香客,过来纯粹是帮忙,不领工资,香客们专门有一项义务,就是每个人轮着到寺院里做义工,一人或二天或三天,随自己的心意。寺庙里有专门的伙夫做饭,阿姨也就是帮着买买菜、洗洗菜,任务不多,其主要目的跟笔者差不多,来这寺院是修身养性的。渡逸方丈介绍完后,安排了一个客房给笔者,这客房极为简陋,就一张床,一张桌子、二、三张椅子,还有一个供香客放的衣柜。整个客房里就只有两样家电:电灯和电风扇。
笔者安排妥当后,渡逸方丈就告退了。那客房相对比较闭塞。开了电扇也很闷热。这对于在大热天里吹惯空调的笔者而言。那绝对是受罪。在来之前,王经理就一再交代,寺庙那边没有信号,多于的电源插座也没有,所以,原本要带着笔记本电脑和ipad过去的笔者只能无奈的放弃那些现代设备,就带了一只手机和充电器,算是轻装上阵了。那阿姨也比较热忱。来到笔者的客房,询问着要吃些什么菜,一会儿她去采购,笔者当然说随意,寺庙里都吃素食,也不可能去胡乱要求,“入乡随俗”呗!
阿姨去买菜,就剩笔者一个人在后院,客房里太热,呆不住。以往一闲下来,就是电脑手机。在这里,千万不要指望,渡逸方丈倒是给准备了一些经书,但笔者实在没有那种慧根,翻了几页,就哈气连天,索然无味,好在法云寺地理位置虽然偏僻,但环境还算是有没,背靠山,前临河,笔者在法云寺的外围转了一圈,倒也心情舒畅,特别是寺庙背后的那片竹林,夏风吹过,徐徐做声,偶有鸟儿飞过,也是动中有静、无声胜有声的绝好“画面”。说真的!如果读者真有时间的话,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远离都市喧嚣,来到这隔离世俗之所,真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笔者溜达了一圈,也没有那种烦躁了,身上微微出汗,那是再也正常不过了,这时阿姨买菜回来,拎着菜篮子,装了半篮子的菜,笔者心中郁闷:这寺庙里十多口人呢,这才半篮子的菜,够吃吗?笔者后来才得知,这是渡逸方丈让阿姨为我特地加的菜,算是一种特别的优待吧。
寺庙中的僧侣多有自己的田地,有了田地后,就能自产自足,丰衣足食。很多人都吃过素食,特别是一些高档饭店里的全素宴,其价位不亚于海鲜大餐。用面筋、香菇等做成形容鸡腿、五花肉模样的素材,惟妙惟肖,看了都让人垂涎三尺,更何况滋滋享受呢?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误导,很多人也都误以为僧侣们平日里所吃的都是这等全素宴,其实不然。僧侣们的饭食实在是简单不过,菜不过是青菜、豆腐和香菇面筋,主食无非就是面条、馒头、米饭和稀粥,多一样,没有!一日三餐就吃这些,你要是偶尔吃上一两顿,那或许还觉得不错,清单素雅,还是健康食品。如果让你天天吃,得......笔者认为,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很多人都质疑僧侣们为何餐餐要吃豆腐,那天或许可以没有青菜、没有香菇、没有面筋......但惟独豆腐必备,那是有原因的:因为僧侣不吃荤菜,没有蛋白质可补。而豆腐有极高含量的植物蛋白,所以这也就成为了僧侣们补充蛋白的唯一食源。
渡逸方丈觉得让笔者光吃豆腐青菜,会多多少少委屈了笔者,所以让阿姨去买了一些其他的素菜,阿姨也比较细心,给我买了一点绿豆,说是给我熬点绿豆汤喝,利于消暑。还买了黑木耳、扁尖、丝瓜,反正这些都是素菜中比较高端的菜品,可以说,人家也是热心肠。
寺院里的晚饭时间通常都是五点的时候,这里面笔者得补充一句:在中国做和尚,还算是比较幸福的,为何?可以有一日三餐,在国外,诸如缅甸、柬埔寨、老挝这些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国家,一日就吃两餐,专业术语叫:过午不食。这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寺庙里的晚餐也是极为简单的:米饭一碗,豆腐青菜一份。就这两样东西,如果碰到某某菩萨的生日,米饭改面条,千篇一律。渡逸方丈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笔者和僧侣们分开来吃,尽量不影响笔者的饮食作息规律,毕竟往日的下午五点,笔者不是在工作,就是在下班的路上,这个时间点吃晚饭,确实早了一点。但笔者这次前往的目的就是为了感受一下法云寺的生活,另外一方面,也是好奇,特别想看到僧众们是如何用餐的,于是就拒绝了渡逸方丈的建议。渡逸方丈也不恼,见笔者执意一起用餐,于是就吩咐阿姨。一起安排了。
在饭点的前夕。正好是僧侣们做功课的时候。一般僧侣做功课,都是在饭前,分别为早课、中课和晚课,但也有一些地方的寺庙需要做四次功课,多出的一次是睡前课,就是入睡前,大家再做一次功课。做功课的场面非常震撼,虽然法云寺才十多人。但做起功课来,吟佛诵经的“读书声”,真的可以做到“声声入耳”。由于佛经中没有标点符号,很多长句都是一口气诵完,所以其语速还是非常的快的,要不是自己脑海中早有了经书的格式,光靠读,显然是跟不上这个节奏的。当然,有的经书不要求你快,要你慢慢体会吟诵。那就看相对而坐的那名方丈了,他手中的木鱼和振铃是控制节奏的“指挥器”。有时候念诵一段就敲一下木鱼。一章终结时就抖一下振铃,这里面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没有亲身接触目睹过,就很难去理解。笔者坐在最后排,一本正经的盘腿而坐,双手拇指中指相捏,虽不会吟诵,但跟随其中,感受那天籁般的空灵,确确实实也是一种净化心灵的举措。
僧侣用餐,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从入席到收拾离席整个过程,你听不到一句说话声,原本笔者还指望通过在用餐的时候采访一下僧侣,但事实显得并不可行。由于笔者的饭菜跟众僧侣不一样,显得有些突兀,但僧侣们“熟视无睹”,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绝对是一种境界,大家可以尝试的想一下:如果在单位中,单位所有人都发了东西,惟独没有你的,你会怎么想?亦或是你跟人家不一样,你的最多最好。你又会怎么想?
饭毕后,僧侣们会排队洗澡,僧侣洗澡不实适用大澡堂,不能说前面是一条河,大家赶紧跳下河去洗澡呗,这个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佛教中也有同性一说,所以这个早就有戒备的,僧侣不能同池,这个绝对不能开玩笑。电视里看到一众和尚在一起洗澡,要么这些和尚过于洒脱,做到了酒肉穿肠过的地步,要么就是编导在胡编乱造,不成体统。
僧侣们洗完澡后,有些许的自由时间,有下棋的,有看书的,亦有泡着茶高谈阔论的,这个时间才是笔者跟他们交流的真正时间,因为这次笔者过去,最大的目的就是丁三魁事件,所以在跟这些僧众交流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聊到丁三魁,但也不知道这些僧众们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方便说,反正没有一个和尚是对丁三魁有印象的。笔者无奈,只能放弃。
晚上八点,是法云寺歇灯休息的时间,众僧侣各自就位,纷纷睡觉去了,这个时间让笔者去睡觉,显然是天方夜谭,笔者是坐也不好、睡也不行,坐立不安,觉得这漫漫长夜,非常的恐怖,白天还能去竹林、去山上走走玩玩,这晚上黑灯瞎火的,能去哪?这样早睡早起的生活,实在是不太适合笔者。
总而言之,笔者在法云寺带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实在是扛不住了,就告辞离开了。法云寺确实香火不旺,香客较少,但还是有诸如阿姨的香客轮着来做义工。寺庙在招待上,待笔者不薄,虽不能锦衣玉食,但却也能相对面面俱到吧,只是,出家人少言寡语,和他们很少有交流,所以此次笔者的前往,去了解丁三魁的一些细节目的并没有达到,但无心栽柳柳成荫,那两天让笔者深刻感受到佛家的“妙不可言”,佛,确实是一个可以让人心生空灵的大无量之尊,是我们这个功利社会所缺失的一种“节制”......
丁三魁笃信法云寺,想必也有过跟读者的类似经历,只是丁三魁比较功利,而笔者纯粹是“打酱油”的。
丁三魁到达法云寺后,驾轻就熟的买了香火,先是一阵跪拜,然后对着大雄宝殿,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祈祷完毕后,独自来到大雄宝殿的一侧,这里有个柜台,是专门售卖一些护身符之类的东西,丁三魁对着柜里的和尚说道:“大师,最近我被恶鬼缠身,需要买一个驱鬼护身的法器。哪个法器适合于我?”
那和尚细细打量着丁三魁说道:“你确定你恶鬼缠身了?”丁三魁诧异的点着头说道:“是呀!”于是丁三魁把自己这两天的奇怪经历跟那和尚说了一番,当然,金盒的一事还是草草的略过了......(未完待续。。)u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