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是整个华夏国个历史悠久的青帮,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
因为当时的青帮的大部分帮众都是河运上的工人或者是相关的职业,因此在大江南北,加入青帮的人数很多。
青帮曾经是是华夏国清曾经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能够更好的畅通粮食的河运道路,于是就发皇榜招民兴办水运粮道,这时候青帮就应运而生!
当时,在华夏国的杭州有三位异姓昆仲好友揭皇榜愿受此任,并结为异姓兄弟。
这三位依年岁长幼而分,年龄最大的姓翁岩,是个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在少林寺习艺,后来加加入天地会,天地会是当时的一个反对统治阶级的民间组织;年龄第二大姓钱坚,原来是一名商人,后来也跟随翁岩加入天地会;年龄最小的叫潘清。
而且这三位青帮的祖师爷,都是当时罗祖教下的门徒,,此外,老大翁岩出自少林寺,而且罗祖教下本源自禅门少林寺,为追本溯源,因此青帮同时也供奉禅门达摩祖师至六祖惠能,既传道也传禅,以宗教立帮。
三位青帮祖师揭下皇榜之后,就创立了属于自己帮派的粮运之道,水路运粮主要是以通州至杭州这段航程,建设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而其中所谓的半码头,指的是专做南北杂货小买卖用的码头。
青帮虽为翁岩、钱坚、潘清三位祖师所创,然而在创立之初,翁岩和钱坚二位青帮祖师爷先后就去世了,潘清独撑青帮大权,随后便与青帮的门下弟子共同订定家规法则,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况当时青帮的人数众多,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整个青帮的发展是不利的,于是在劝戒青帮的帮众注意品德的修行的方面很是看重,就这样,靠着青帮的这些帮规和家法将一帮的市井船夫,治理的有条有序。
当时的青帮当中都是些有才能的人,整个青帮可是说是人才辈出,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青帮,在青帮里面强调由师傅带徒弟的体制,帮中辈分的大小更是要以字来排,严然就像是个大家族,而且还设立了家庙宗祠,凡是加入青帮的人,不论你之前姓什么,一旦加入青帮,以后就是潘家的子孙,因此不仅仅是架入青帮,而是相当于入了家族。
青帮当时和其他的组织最大的不同就是,一旦论资排辈了,那么你如果拜了上一辈的长辈为师,那么和你的师傅是同一辈的人就都是你的师傅,而同一辈的弟子也将都是上一辈的弟子,因此无论你身在哪辈,都会和自己的师兄弟或者师叔的关系很好,这样整个青帮显得格外的团结,这些都是其他的帮派所不能比的。
因此在当时的青帮之中,无论你是哪位祖师的关门弟子也好,或是开门收的普通弟子也好,在请帮当中都会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在辈分上你已经得到了认可,而对于青帮来说,最不能触犯的第一帮规就是欺师灭祖。
而当时的青帮主要的十大帮规:一是不准欺师灭祖,二是不准藐视前人,三是不准提闸放水,四是不准引水代纤,五是不准江湖乱道,六是不准扰乱帮规,七是不准扒灰盗拢,八是不准奸盗邪淫,九是不准大小不尊,十是不准代髪收人。
其中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九条的意思其实都是在强调帮中关于辈分的设置,可见对于伦理辈分的问题,在青帮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时青帮中伦理辈分体现的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任何一个想要加入青帮的人,必须先经过重重考核,一般而言,想要进入青帮,学生必须要先拜帖,在拜帖中详细写明自己的家世情况,职业工作与姓名和生辰八字,然后会在帮中开设香堂,经过香堂的仪式洗礼之后,仍不能算是真正的青帮中人。
这时候你只相当于完成了拜师的过程,成为了师傅的记名弟子,至于师傅要不要正式收你为徒,成为真正的门内弟子,还需要对你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于是师父会在你成为寄名弟子后的三年内,勤加考核,这个阶段称为师访徒三年,三年后必需由学生勤访师父三年,让师父考核其是否真有决心进入青帮,这个阶段,称为徒访师三年,经过六年的考验,确定学生的决心与品性后,师父则会开始教导其基本仪注,经过一年的学习,考核通过后,那么师父就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开设香堂让学生晋任小香,此时方成为正式的潘家子孙,也就是青帮的正式弟子。
成为小香之后便开始学习一些为人处世之道,更要懂得进退之法,还要学习青帮当中的其他东西。
小香阶段经过三年考核,师父会考量学生的学习是否方向正确,是否忠于家门,应对进退是否合宜,如果一切都合乎条件,那么就会再报请开设大香堂,选择吉日帮学生晋任大香,大香阶段的弟子,可以称为储备师父,他们不仅得具备小香所学的技能与知识,主要得学习如何领帮带众,传道传法。
当师父认为,此大香弟子已备足能力,可以领帮率众时,则会以相同程序,开设开法香堂,授予弟三锁三钥与六字真言,从此后,弟子已可独当一面,接续祖师香火,收徒领帮,不论何字班辈,一见开法师父,即使是晚辈,亦不再以辈分称其弟佬或称徒孙,而直称其为师父。
这是对帮中能独当一面收徒领帮,延续香火者的尊重。
青帮中的人士来自五湖四海,要认清是否是自家兄弟,须经由盘道条口确认,这与兵士站卫兵喊讨口令辞的道理一样。
会有这样的规矩,主要是为避免让外人得知太多帮门中的秘密。
经盘道后可确认身份,除了能确实严守帮中秘密不外泄于人,在乱世当道局势不稳时,也可以做为情报交换前的确认工作。
至于盘道条口,均需师父亲传,不可外泄,一直都列为青帮中的机密。
在青帮当对长辈孝顺敬重是每位弟子必须做到的,谁一旦有欺师灭祖或者对长辈不敬的,都会受到严惩,轻者受罚,重则要命,表面上是对长辈的尊敬,其实更多的意思是让加入青帮的人能够对帮派的忠心,就和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一样,你效忠皇帝就是效忠国家,你武逆皇帝,就是武逆整个国家一样,在青帮当中你对长辈不敬就是对青帮不敬,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青帮的帮主对帮众弟子的管理。
但是随着青帮的那些祖师爷一个个的死去,再加上历史发展,环境的变迁当年兴盛一时的水运粮道早已不复当年的那种盛况,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青帮自己没有更好的发展的原因,兴盛时期建设的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的一百二十八帮半到后来更是所剩无几,甚至很多人都失去工作,没有了生计,青帮当中的很多弟子只能另谋出路,于是很多人就从河上转移到陆地上了。
自从青帮从河运转移到陆地上之后,首先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工作方式也和一起不同了,很多青帮中的弟子并没有合适的工作可以从事,于是显得青帮弟子越来越多,他们也需要赚钱养家糊口,所以很多人就选择从事了一些非法的行业。
再加上随着青帮的发展,并不是很多人都是严格去接收弟子,而是广收门徒,这样的结果必要导致青帮当中的弟子会出现良莠不齐,什么样的都有,渐渐的以前那些帮规好多人都不遵守了。
因为后来好多人加入青帮就是为了利用青帮的影响力,来为自己带来个人的利益,于是青帮当中的低劣分子也就越来越多,更有甚者根本不满足收徒弟的资格,也是广开山门,大肆的收徒弟,其实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从而为自己所从事的非法行业提供保障。
后来因为战乱,很多的青帮弟子渐渐分布在了全国各地,但是大分布的青帮弟子还是留在了江南地区,毕竟在那里是青帮的根基所在,而且很多的青帮前辈都已经在陆地上有着自己的势力了,而其中大部分的人都在沪市。
因为当时青帮的大部分弟子进入沪市,从事各种行业,当时沪市工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秘密结社成员,而青帮所占比重最大。
随着后来的发展,青帮中的人更加看重个人的利益,尤其是很多品行不端,而且辈分很高的青帮大佬开始从事一些灰色产业,来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渐渐的青帮就走上了另一条路,而这一条路显然是和当初创立青帮的祖师爷的意志是背道而驰的。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